深中通道主题创作涵盖文学、纪录片、音乐、广播剧、美术、书法、摄影等多个门类,包括长篇报告文学《龙腾伶仃洋——深中通道建设纪实》、长篇文学作品《深中通道——穿越千年文明,迈向中国式现代化》、“香山秀起伶仃洋——深中通道主题摄影作品展和美术书法作品展”、原创广播剧《放歌伶仃洋》,还有《虹起伶仃洋》《牵手深中》等一批不同风格的中山原创深中通道主题音乐作品……五年来,中山文艺界百家争鸣,文艺作品百花齐放,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展示深中通道这一重大现实题材的文艺创作成果,为深入挖掘香山文脉、探索伶仃洋文化再谱新篇。
本报记者 余晓霖 谭桂华 张倩 见习记者 赖彤瑶
艺术和工程相融 蓬勃与奋进相伴
2024年6月30日,一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超大型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在粤港澳大湾区腾空出世。作为连接深圳与中山,真正实现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通道,其建设过程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不仅展现了我国交通强国的雄厚实力和实干精神,更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和建设成果。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当新时代建设者们用辛勤付出、坚强毅力,在世界桥隧建设史上书写新的奇迹的同时,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也自觉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以文艺的独特视角,反映记录伶仃洋上日新月异的巨变,用饱蘸对人民深情的艺术家情怀,塑造展现新时代建设者的形象。
中山市委宣传部带领全市文艺创作力量紧紧抓住深中通道通车这一重大历史机遇,自2019年起,就以深中通道建设历程、两地融合发展故事、中山本土文化为主题,组织采风创作活动。活动邀请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春雷前往深中通道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和采访,创作出长篇报告文学《龙腾伶仃洋——深中通道建设纪实》,深度书写深中通道的建设历程和英雄谱;邀请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秘书长、资深广播剧制作人马国华,一级导演王锐及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李白的配音演员凌振赫等人参与创作原创广播剧《放歌伶仃洋》,聚焦深中通道建设者,以“小切口”反映我国自立自强的高水平科技和建设者坚不可摧的精神意志;中山日报社5位记者用田野调查和新闻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学术的眼光,对深中通道的自然、历史、文化脉络进行专业的梳理,创作出长篇文学作品《深中通道——穿越千年文明,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并在中山日报连载。中山市音协推出《虹起伶仃洋》《龙腾伶仃洋》《牵手深中》《向你致敬》等一批不同风格的中山原创深中通道主题音乐作品。摄影家张鉴来、李晓群、王国辰等长期参与记录深中通道建设历程,作品被新华社、《中国艺术报》和《中国摄影报》等媒体刊发。
画家余镇河6年来多次深扎建设工地与工人一起吃住,创作出35幅描绘深中通道建设者的美术作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刺绣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山市民协副主席周雪清带领手艺人飞针走线、穿花纳锦,历时四个多月,精心制作刺绣作品《龙腾伶仃洋》 。深中通道主题创作涵盖文学、纪录片、音乐、广播剧、美术、书法、摄影等多个门类,呈现百花齐放的文艺生态。
纪实文学《龙腾伶仃洋——深中通道建设纪实》入选广东人民出版社2024年重点选题;大型科技工程类纪录片《深中通道》终评入围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并亮相第34届法国国际阳光纪录片节;原创歌曲《浪漫是个茶叶蛋》入围第十九届“群星奖”决赛,《牵手伶仃洋》获得“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网络正能量歌曲征集银曲奖;广播剧《放歌伶仃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录中国》栏目播出。
影像记录发展巨变 呈现工程之美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成开通的贺信精神,充分展示深中通道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通、联、融、合”独特作用,展现创新之举、蓬勃之势、奋进之姿,围绕深中通道建设这一重大现实题材,7月至8月,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市文联举办“香山秀起伶仃洋——深中通道主题摄影作品展和美术书法作品展”。
镜头见证发展巨变,文化融入城市血脉。“香山秀起伶仃洋——深中通道主题摄影作品展”177件作品的背后,是7个多月的精心筹备。该展览所展出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对深中通道的独特诠释,是艺术与工程的完美融合。展览引领观众走进深中通道的世界,感受其带来的震撼与希望。广大市民群众在这些艺术佳作中,可以领略深中通道的魅力,回顾其艰辛的历史背景与建设历程,铭记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共同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文联组织号召动员深圳、中山两地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全景式、多层次、多角度反映了深中通道之美,定格了珠江西岸、伶仃洋上的碧水蓝天、扬帆起航、万吨巨轮、百舸争流、川流不息等精彩景象。
中山日报编委、影像总监、《中山画刊》执行总编辑明剑表示:“我有幸参加这个展览前期的作品梳理工作,在时间紧、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展览能完美呈现实属不易。”明剑告诉记者,面对在家门口建设的国之重器,中山摄影人都很有担当,比如,每天早晚都有摄影人在面积非常小的“大尖峰”上面拍摄,用镜头记录下了深中通道的点滴变化。“中山日报社作为本土新闻机构,从深中通道开工的第一天就在现场,一直到今年6月30日通车现场都有我们同事的身影。我们竭尽全力记录工程所有建设节点,展现媒体人、摄影人的责任担当。”明剑说,深中通道建设既是中山的发展机遇,也是中山摄影人的练兵场。中山进入“大桥时代”,摄影家们需要用更大的激情关注中山发展,持续用影像呈现中山新面貌。
中山巿摄影家协会理事马国泉表示:“深中通道通车快3个月了,回想拍摄深中通道的这些年,内心还是非常触动的。”马国泉分享,2022年4月,他初次到深中通道采风便深深为之着迷,随即便做了周密的拍摄计划,从摄影的艺术性、深中通道建设者的故事、高科技的应用三方面来记录大桥的建设。“每一次到深中通道采风,都好像是与大自然的对话,每一次快门的按下,都是对这项伟大工程的致敬。拍摄深中通道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发展的强大和美好前景。”
中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张鉴来认为,这次展览恰如其时,包含深圳、中山两地摄影师的作品,可以让广大观众从影像里领略到深中通道从开工到通车的宏大历史。展陈中,由张鉴来拍摄的《深中晚望》荣获广东省第29届摄影展览艺术类银奖。张鉴来从2018年起关注深中通道建设,这张获奖作品是他用无人机拍摄于2023年的一个傍晚,长焦距营造时空纵深,冷暖色呈现鲜明对比,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此外,梁观耀的《旭日东升耀深中》和李璟的《世纪工程上的午餐》都入围了全国展。
深圳市摄影家协会理事龚新萍表示:“随着拍摄进程的深入,我内心的自豪感也越来越强!”龚新萍有6幅作品参展,她表示将继续务实实干,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地域特色、富有人文情怀的优秀作品,为记录深中两地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文艺力量。
驻足观赏,不难在光影中感悟奋斗的磅礴力量,身临这一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的壮丽画卷,感受建设者们的智慧与艰辛,领略深中通道的宏伟与壮观。来自中山的观展观众冯先生饶有兴致地细细欣赏每一幅作品,他表示,通过这些影像语言,能直观感受深中通道从无到有的全过程,非常震撼。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佛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汤东涛高度评价展出的摄影作品,他看了作品后深感震撼,同时对克服种种困难为深中通道建设留下影像记录的40多位作者表示由衷敬佩和感谢。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江门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林学良认为本次展览特别有意义:“平时都是通过新闻报道看到对深中通道纯纪实的记录,这次展览包含一定的艺术性,除了忠实记录建设现场外,还包含不同的光线、天气、时段下的深中通道场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笔墨诠释深中通道 书写故事新篇
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是创作中心。在见证大国工程的进程中,中山以文艺力量向深中通道的建设者致敬。深中通道主题美术书法作品展通过143件作品,展现了深中通道的建设历程、成就、场景和建设者群像等,也传递出创作者们对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的美好期望。
中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山美术馆馆长肖伟表示,本次展览的征稿活动中,不仅有熟悉的老艺术家,许多在校大学生也踊跃参与其中,可见这项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极高。
大桥两岸、祥云环绕、海鸥翱翔……肖伟与好友庞耀宁共同绘制的《深中桥影绘宏图》,展现了深中两地在大桥连接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创作采风前期,我发现许多艺术家们都关注到了大国工匠们的勤劳和艰苦并以此为创作主题,而我更倾向于展现通车后两地发展势头鼓舞人心的感觉。”肖伟表示,为做好前期工作,他花费了三四个月进行资料查阅和构思准备,与好友运用电脑进行初期画稿的绘制后,再一步步调整磨合成品。
浓烈的黑色、明快的黄色、爽朗的蓝色,风浪、云烟,船舶、桥墩、吊机……在展览现场,一幅色彩明艳大胆的画作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欣赏。“这幅是我创作的《钢铁雄心——深中通道主题油画》系列作品之一,呈现的是清晨太阳升起后,深中通道犹如一条巨龙沐浴在晨光中的壮观画面。”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陈许介绍,他将当代风景油画表现与现实的工业主题相结合,形成一种新颖的油画风景,以此呈现这项伟大工程的建设场景,展现大国重器风采和大国工匠精神;在创作深中通道主题系列作品时,他延续大写意风格,在强调形式感的同时,以主观色彩作为特定媒介,表现主体的精神性,实现客观色彩的转化与升华,赋予深中通道这一严肃超级工程以浪漫气质和艺术魅力。
在深中通道主题美术书法作品展上,展出的书法作品形式亦十分多样,既有赞颂伟大工程的自撰诗文,也有经典的古代诗文和格言警句。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书法家发挥书法寄情抒怀、记言录史功能,以有骨气、有神采、有内涵的精品力作,把深中通道的故事讲生动、讲精彩。
在展出书法作品《高松先生联句》中,中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作者骆培华行书挥毫:“春涌更争朝夕,扛重任,勇担当迈向兴村强镇康庄道;龙腾飞架深中,展宏图,高质量建成改革创新实验区。”据了解,这是由中山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高松创作的“中山第一联”,作品以“龙门对”的形式呈现,书法家在书写过程中通过控制字体大小赋予其节奏感和音韵美。骆培华介绍,该作品上联从右向左写,下联从左向右写,落款在中间,书写整体构成“门”字形,显得对称工整又有气势。
记者手记
与时代同心同向同行 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
悉心欣赏“香山秀起伶仃洋——深中通道主题美术书法摄影展”,不难发现艺术家们用镜头和笔触全景式、多方位、多角度记录了这一伟大工程的建设过程,深刻探讨了深中通道与空间的关系、与时代的关系、与人文的关系,反映了其成长之美、建设之美、环境之美、空间之美、人文之美、奋斗之美。
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所以,当深中通道如长虹贯日跃然伶仃洋时,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也自觉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用镜头记录变迁,用针线织就华锦,用笔墨书写新篇,以文艺的独特视角,反映记录伶仃洋上的日新月异,充分体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和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可贵志气。
深中通道是时代的,更是人民的。文艺创作正是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所以,当新时代建设者们在世界桥隧建设史上书写新的奇迹时,文艺家们坚定“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忠实记录、生动描摹了一批有理想、有智慧、有品格的深中通道建设者,用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文艺作品,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
其实,无论是文学、音乐、美术、书法还是摄影作品,都饱含着艺术家们对深中通道的深厚情感和对伟大时代的无限热爱,他们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共同讲述了一个关于奋斗、关于梦想、关于时代进步的故事。“香山秀起伶仃洋——深中通道主题美术书法摄影展”,正是新征程中山文艺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深中通道不仅成为了一座物理上的桥梁,更成为了一座连接人心、传承文化的精神桥梁。
当前,中山正抢抓新时代发展机遇,浓墨重彩书写好“文化兴城”这篇大文章,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高品位文化引领型城市,中山文艺创作者们要把握住这一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创作出更多属于新时代的优秀作品,展现大湾区新时代的精彩瞬间、人文风貌以及美好图景,推动深中两地在文化艺术方面开展更深入紧密的交流,共同塑造、丰富大湾区人文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