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T07版:四城联动迎国庆 共绘湾区新图景 新闻列表
~~~——
~~~——

 
2024年09 30
甲辰年八月廿八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T07版 2024年09月30日 四城联动迎国庆 共绘湾区新图景 扩展 收缩 默认

市人大常委会推进“时、度、效”相统一立法改革
聚焦发展“瓶颈”精准立法 护航中山高质量发展
8月8日,驻粤的中央和省主要媒体采访中山代表主题月活动,采访团参观“工改”展览馆。 王云 摄
7月15日,深圳、中山人大代表在翠亨新区调研。 余兆宇 摄
  岭南金秋,伶仃潮平两岸阔。深中通道日均车流量超10万车次;中山客运口岸即将投入运营,中山水、陆均只需50分钟便可通达香港;南中城际顺利动工,深南中城际项目正加快推进,中山将进一步拉近与珠江口东岸城市的距离,成为珠江口西岸的交通枢纽、大湾区的投资热土......

  当下,位于伶仃洋畔的中山正抢抓新机遇,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加速度”。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以此为遵循,近年来,中山市人大常委会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坚持时、度、效相统一,坚持因需应时、统筹有序推进新时代地方立法,为中山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文/张房耿 钟仁宣

  抓准立法时机 推动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

  深中通道开通3个月以来,日均车流量超10万车次,持续带旺珠江口东西两岸人气、商气和烟火气,加速推进中山与深圳等东岸城市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发展。深中两地营商环境一体化是中山探索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中山正全面对接学习深圳,坚定不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中山成为大湾区审批速度最快、服务效能最高的城市之一。

  “地方立法要合时,就是要抓住时机、顺应时势立法,要遵循客观规律和立法规律开展立法工作,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努力让每一部地方性法规都满载民意,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长春表示。

  为抢抓深中通道开通的历史机遇,解决好制约中山区域改革发展的实际矛盾与主要问题,中山人大先后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全面规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为构建企业从开办、投资建设、生产经营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体系提供法治保障;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贯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人才的交流互通,支持并规范高端人力资源服务等业态发展。这两部地方性法规均于2024年1月1日开始施行,为加快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深度推进深中一体化,打下了扎实的制度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自主立法的同时,中山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地区协同立法,加强大湾区城市互联互通,加强与周边城市联动协作,为我市推进创新实验区建设提供法治保障,为大湾区法治建设提供中山样本。

  立足地方特色 助推解决“工改”难题

  今年9月底,中山“工改”即将迎来“千日”里程碑。在南头镇,龙达电器增资扩产项目实现“拿地即动工”,目前正以8天一层的速度抓紧施工;合硕高品项目、高通电器项目比预期早一个多月动工建设;在黄圃镇,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第一阶段1061亩的土地上,雪乐电器、昊森热能、威锦电器等产业园项目相继落成并投入生产运营,为千亩连片的产业项目带来勃勃生机;在阜沙镇,阜沙镇阜东村“工改”项目通过验收后正式投入使用,阜东村集体相关租金收益较“工改”前增加了13倍……一幅幅干劲“满格”的图景在中山大地生动呈现。

  “工改”潮起,万象更新。两年多来,中山各镇街攻坚克难,千方百计为中山产业发展腾出优质空间。截至2024年8月底,中山全市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4.1万亩;今年1-7月,中山“工改”项目完成工业投资占中山全市工业投资的37.5%。通过“工改”,中山跳出了土地碎片化的瓶颈,开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份沉甸甸的“工改”成绩单背后,离不开人大立法的保驾护航。

  近年来,中山人大坚持聚焦制造业当家等重点领域立法,制定了工业用地保护管理规定和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从明确工业用地保护线总用地面积、工业用地占全市规划城乡建设用地的比例、保护红线内工业用地面积不得低于工业用地保护红线总用地面积的比例,到厘清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主体的责任,再到建立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转移、处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和信息追溯的制度体系等,两部条例针对土地碎片化制约高质量发展、工业固废污染防治难等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作出具体规定,通过“小切口”立法,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增强了地方性法规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针对问题“量身制定” 立法优化人居环境

  “原来的自来水有些杂质、铁锈,现在改造了以后水就比较清澈了。”谈起老旧小区供水改造效果,紫茵庭小区居民坦言。供水改造的实效,正是中山人大立法追求的成效。为了破解市民普遍关切的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严重老化、管网漏损率居高不下等民生问题,中山人大制定了供水用水条例,明确将二次供水设施纳入公共供水设施范围管理,由供水企业负责改造、维修和养护,不得将家庭用户水表前的损耗转嫁给用户。配合条例的实施,中山公用水务持续多年推进全市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老旧管网改造、智慧水表安装等民生项目建设,切实让千家万户用上“放心水”。

  人居环境是“百千万工程”的优先题。开局之年,中山坚持大抓人居环境建设,推动城乡面貌有效改善。市人大常委会配合做好中山优化人居环境决定的相关工作,计划年内作出《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优化我市人居环境的决定》。为做好该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制定了起草审议工作方案,并会同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农村农业工委、环资工委和市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执法局组成起草专班,目前正开展相关调研、起草工作。

  新形势新任务对人大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山人大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目标导向,坚持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原则,精准做好地方立法工作,保证各项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