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山全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超39万人,占8.87%。目前入住我市备案养老机构的老人超过2100人,相比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正成为主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老年群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伴随多样化需求催生的居家养老产业正迎来发展机遇,民间资本看中这个市场,正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本报记者 黄启艳 见习生 陈梓煌
■处于起步阶段,
但市场潜力十足
花妈2004年带着儿女来中山定居,子女都在外工作,自己一个人住,平时跟社区的老人一起唱歌跳舞,“养老还是在家里舒服些,但我们年纪大了不想麻烦子女。”一旁的骆伯从事社区义工7年了,今年73岁,他平时在小区弹琵琶,还给腿脚不便的老人家上门公益理发,有空的时候跟社工一起去拜访老人家,走过大大小小各种小区,“咱们老年人愿意选择居家养老,也希望有更多适合老人的产品和服务,让我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吴梅英从事养老行业多年,她亲自上门做公益改造,是为了让更多的老人家意识到居家安全的重要性。虽然看好这个行业,但之前多年没有等到她想象中的产业春天。她认为,影响居家养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老年群体相当比例抱着“能省则省”的心理,导致市场规模还比较小;现在市场提供的养老服务和产品良莠不齐,老人及其家属担心上当受骗,影响了消费信心;养老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导致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推广成本较高,让习惯节省的服务对象望而却步;目前我国家政人员本来就存在着巨大缺口,其中养老板块的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等。“也正因为此,说明这是一个具有潜力的市场,只不过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吴梅英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山正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连续两年发布《中山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在国家、省基础上细化设置34项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并构建“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成养老服务中心(站)305个,为老年人提供全托、日托、助餐、保健康复、上门家政等“一站式服务”。
吴梅英说,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养老行业正迎来发展的春天。例如国家的政策导向从兜底转向普惠性,越来越多的利好政策激发了民间资本进入的积极性。例如在中山,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的香山长者饭堂,就有民间资本参与。
■科技进步为行业发展
提供强大支撑
10月9日,田优香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安心铃平台负责人赖灵标在位于西区街道的公司,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在长沙市开福区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记者看到,平台信息实时更新,当日显示有超过一万人使用该平台服务,其中居家养老人数9015人,机构寄养人员1413人,“自2023年投入使用以来,我们平台共完成上门服务订单47731单,包括外卖、打扫卫生、养老护理、代办服务等,服务对象、内容、人员、状态等都可以实时显示,让居家养老服务变得更加智慧、透明和便捷。”赖灵标说。
赖灵标2009年就进入养老行业,他当时服务的公司是负责中山慈善爱心铃安装和运营的企业之一,10多年过去了,爱心铃的单一功能已不能满足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需求。他说,科技的进步为居家养老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他给记者展示了一款运用AI技术和雷达波对人进行追踪的产品,如果老人摔倒,该产品会马上发出预警,预警信息同时反馈到平台,为物业或者相关人员上门救助节省了宝贵的时间。赖灵标表示,公司准备以蓝波湾小区作为“物业+社区”养老试点,完善整个养老产业链条,满足老年群体的多样需求,包括在小区门口建立长者饭堂、慈善超市、活动中心、康复驿站等,让老年群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服务。
吴梅英感受到,身边“银发族”对养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特别是深中通道通车后,更多的港澳人士把中山作为养老的意向地之一,进一步催生了市场需求。6月底,香港老牌企业——香港成功雇佣服务有限公司也进入中山,与她合作,将香港菲式服务引入中山,满足中高端收入群体的养老需求。吴梅英说,希望能学到香港的养老服务理念和专业技能,为中山“银发族”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