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行易”出自孙中山的《孙文学说——行易知难》一书,孙中山将该书编为《建国方略》的第一部分,作为推进国家建设的理论基础。孙中山提出的“知难行易”学说,批判了“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旧说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促进了认识论转向,为我国在近代的社会转型提供了理论的助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当下的中国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期,我们有必要去回顾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学说,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孙中山主张大力推进国家建设,实现“登中国于富强之域,跻斯民于安乐之天”的理想。但是,当时的人们却认为孙中山所主张的理想不合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导致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后,不仅没有促进国家的建设,反而“国事日非”。孙中山对此进行全面分析之后,认为之所以出现“人心涣散”“不图进取”的现状,虽然与革命党人的信仰不够坚定有关,但问题的根源却在于革命党人“多以思想错误而懈志”。孙中山认为此错误思想就是在中国有几千年影响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之说。孙中山对此高度重视,提出“此说者予生平之最大敌也,其威力当万倍于满清”,认为其“不惟能夺吾人之志,且足以迷亿兆人之心”。孙中山高度重视思想问题,原因在于孙中山认为“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而国事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即孙中山认为国家是由个体的人所组成,个人则被自我的心智所主宰,而国事是由群体共同的心理所决定。孙中山认识到“建国之基,当发端于心理”。所以,他为了使自己建设国家的计划可以施行,就决定“先作学说,以破此心理之大敌,而出国人之思想于迷津”。孙中山所作“知难行易”学说,就是为了破除“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所造成的思想困惑。同时,我们也可以认识到思想文化在孙中山国家建设理论中的基础性地位。
■行之非艰,知之惟艰
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国家建设却没有取得较大的进展。孙中山认为问题出于国人“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而根源在“误于以知为易、以行为难也”。因此,孙中山决定从理论上证明“知非易而行非难也”,破除“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旧说的迷惑性,以“使中国人无所畏而乐于行”,而勇于进行国家建设。
孙中山首先以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饮食、用钱、作文等为例,论证“知难行易”。他认为以上三事,“人类之行之不为不久矣,不为不习矣,然考其实,则只能行之,而不能知之”,即人类在饮食、用钱、作文方面,已经实行了很久,比较熟悉,但大多数人却不能认识到其背后所蕴含的规律。同时,他又借助现代科学知识,以建屋、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论等专业知识为例,认为人类从事这些事情大多是“为需要所迫,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其成功多出于不觉”,全面的论证“知难行易”。他认为这些论证足以从根本上推翻“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孙中山以进化论为基础,将人类进化分为三个时期——“不知而行之时期”“行而后知之时期”“知而后行之时期”,论证“知难行易”。他提出人类远祖最早不识不知,但为了生存而冒险探索,即不知而行;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总结形成知识,即行而后知;进而凭借已经掌握的知识开启新的实践,即知而后行。由此过程,可见古人获得知识是极为艰难的,但是后人从前人获取知识则是比较容易的,所以形成了“以知为易”“以行为难”的错误认知。此种错误认知,被学者所认可,进而传达到群众,颠倒了“知行”的难易,导致了中国积弱衰败。
孙中山又将进化论和社会分工相结合,将个体之人分为三系——“先知先觉者”“后知后觉者”“不知不觉者”,强调三系人相互合作,促进国家建设。他将三系人进行了不同的分工:先知先觉者发明创造,后知后觉者鼓吹,不知不觉者勇于践行。但是,当时的后知后觉者,颠倒“知行”的难易,多重视实践而轻视理论,导致国家建设不能进行。孙中山以建筑为例,工厂、街道、楼阁的规划者并不直接参与建设,而建设者多为不懂建筑之理的工人,规划者和建设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二者互相合作才能够完成一项工作。但从社会分工来看,规划者虽是少数的,却更为重要。孙中山明确提出“一国之经营建设所难得者,非实行家也,乃理想家、计划家”,他鼓励后知后觉者勇于践行,促进国家建设。
孙中山从人们日常生活说,进而结合现代科学知识论证“知难行易”,强调知的重要性。同时,他运用西方的进化论和社会分工理论,使中国传统的“知行”观发生了转变——从个人的道德践履转化为社会群体的现实实践。他指出中国革命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国之后知后觉者,皆重实行而轻理想”,即忽视理论认知的重要性。他论证“知难行易”,但目的则是为了号召人们勇于践行,故而提出了“能知必能行”和“不知亦能行”。
■能知必能行,因知以进行
孙中山立足时代,指出“当今科学昌明之世,凡造作事物者,必先求知而后乃敢从事于行”。在科学发达的时代,只要人们在认识上有所突破,则行动上就可以顺利进行。孙中山认为革命建设不能够快速推进,并不是因为革命建设比较艰难,而是人们对革命建设的认知不足,导致革命建设没有成功。他认为,不行的原因,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能够正确地认知,所以提出“能知必能行”。
孙中山提出“能知必能行”的目的在于论证其革命建设方略。他论述了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建设的发展历程,并以美、法等国作比较,提出“一国之趋势,为万众之心理所造成,若其势已成,则断非一二因利乘便之人之智力所可转移也”,强调在国家发展中,大众心理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张“万众一心,先奠国基于方寸之地,为去旧更新之始,以成良心上之建设”,从国人的心理建设入手,改变国人错误的认知观念,形成对革命建设的正确认识,进而促进国家建设。
■不知亦能行,以行而求知
孙中山提出了“能知必能行”,但其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辩证地提出了“不知亦能行”。他指出“科学虽明,惟人类之事仍不能悉先知之而后行之也,其不知而行之事,仍较于知而后行者为尤多也”。在科学发达的时代,人类并不能够保证对所有的事情都形成正确的认知,再去践行。实际上,人类不知而行之事,仍然多于知而后行之事。同时,强调“且人类之进步,皆发轫于不知而行者也,此自然之理则,而不以科学之发明为之变易者也”,即人类的进步都开启于不知而行,这是自然的原则,不会因为科学的发达而改变。
孙中山将此观点应用于国家变革,提出“维新变法,国之大事也,多有不能前知者,必待行之成之而后乃能知之”,即国家的维新变法大都是不知而行,在实践之后才形成正确认识。同时,指出如果“中国之变法,必先求知而后行,而知永不能得,则行永无其期也”,人们如果固执于知而后行,那么永远都不会去践行。在大的时代变革中,当人们的认知陷于困境之中,而现有的知识并不能够给予解答之时。如果仅仅固执“能知必能行”,对解决问题,不会有丝毫的帮助;而孙中山所提出的“不知亦能行”,则将是破局的关键。在困境之中,勇于探索,从实践出发,逐步改变现状,并形成新的认知,才能最终为人们突破困境开辟新的道路。
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学说极具问题意识。他在革命成功之后,面对革命建设无成的困境,经过分析而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人们错误的思想认知——“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他为了破解此困境,出国人于思想迷津,提出并论证“知难行易”说,同时运用进化论和社会分工理论,将“知行”观从传统的个体道德践履转变为社会群体认知和实践的“知行”观。他的“知难行易”说强调在国家建设中,国民心理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在社会变革期,正确认知的重要性。但是,面对国家建设中的现实困境,他重“行”,呼吁国民勇于实践、勇于变革,提出了“能知必能行”和“不知亦能行”的新观点。当今的中国,处于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期,同样面临各种问题,我们要认识到认知变革的重要性,理论的创新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要勇于实践,敢于变革,在具体的实践中,突破现有的困境,形成新的认知,促进新发展。
作者系中国哲学硕士,中共韶关市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