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焦点 新闻列表
~~~——第三届中山企业家日企业家座谈会举行,科创型中小企业负责人、“创二代”代表唱主角,在面对面交流中坚定扎根中山、勇往直前的信念

 
2024年11 02
甲辰年十月初二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2版 2024年11月02日 焦点 扩展 收缩 默认

谈感受话期待盼合作 聚人心增信心共奋进
第三届中山企业家日企业家座谈会举行,科创型中小企业负责人、“创二代”代表唱主角,在面对面交流中坚定扎根中山、勇往直前的信念
11月1日是“中山企业家日”,第三届中山企业家日企业家座谈会在市会议中心举行。
  11月1日,第三届中山企业家日企业家座谈会如期举行。与往届不同,今年邀请的企业代表主要为科技创新领域的中小企业负责人及继承父辈事业的“创二代”们。在两个多小时的深入交流中,他们不仅分享了各自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创业历程,还就如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优化人才政策等提出了期望和建议,政府部门也就企业家们的诉求作出了回应,无法现场回应的则一一记录在册、列入待办事项。在政企“双向奔赴”的热烈氛围中,企业家们更加坚定了前进的步伐。他们深知,唯有持续创新,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立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中山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则如同一股强大的动力,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勇往直前,共创辉煌。

  ●莱博瑞辰董事长陈继伟

  希望完善中山健康基地

  园区配套

  “中山好山好水,不仅适宜生活,更适宜创业。政府也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讲信用做实事,让创业者感到放心和安心。”在座谈会上,中山莱博瑞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博瑞辰”)董事长陈继伟敞开心扉,表达了对中山政府以及营商环境的认可。

  据了解,莱博瑞辰是一家专注骨关节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的生物医药公司,由4名美国“海归”在2021年通过“328”招商活动落地中山。三年来,莱博瑞辰已在骨与关节药研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如一类创新药RAB001已经完成了美国和中国的临床一期试验,最近也获得CDE临床2期批件。此外,企业在多个全国性大赛中取得佳绩,获得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山市创新团队等荣誉。

  陈继伟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山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与支持,帮助有效解决了创新团队和人才的引进等具体问题。他希望在企业投融资、政策优化和园区配套升级等方面,能获得更多支持。

  ●顶固集创董事长辛兆龙

  以“不变”的企业文化

  应对万变市场

  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顶固集创”)董事长兼总裁辛兆龙于2023年从创始人林新达手中接棒,正式成为该企业董事长、CEO。在座谈会上,辛兆龙从“文化、变化、进化”角度分享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2024年,家居行业全面下滑,顶固集创在前三季度的营收依然处于行业第一梯队。辛兆龙表示,在目前较为困难的时刻,更需要企业“强基固本、提质增效”,持续修炼内功,全力开拓。他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软实力,是一个企业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从加拿大回国接手顶固集创后,辛兆龙跟团队首先强调的便是“三个不变”:坚持民族情怀不变,坚持利他之心不变,坚持“让您放心”不变。

  辛兆龙表示,今年顶固集创开拓多样化产品应用场景,将原先的门用五金、家具五金延展到布局全品类的家居五金产品,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坚持从实际出发,推动土地节约高效利用,在占地面积约45亩的土地上,建立了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全球领先的定制家具柔性智造智慧工厂,以及6160平方米的全国第二高、行业第一高智能立体仓库,通过自主研发配套管理软件,实现了产销全链条协同和数字化柔性智能制造。

  ●福昆航空总经理谢陵

  中山和坦洲对我们有知遇之恩

  “今天我从坦洲开车过来会场,用时约50分钟,再过3年,乘坐我们生产的载人飞行器,只需要15分钟便可到达,这就是我们所畅想的未来。”在当天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中山福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昆航空”)总经理谢陵作为科技企业家代表率先发言。话音刚落,便引发了大家对载人飞行器的好奇。

  据了解,福昆航空主要从事高性能飞行器整机、飞控系统、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运营,目前主要有25公斤级到150公斤级的工业无人机和2吨级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两条产品线。在工业无人机方面,目前该企业的产品已经规模化量产并有成熟的应用,去年还成功走出国门,击败了欧美同行,拿下世界上最大石油公司的管道巡检服务订单。在载人飞行器方面,其自主研发的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M1在去年10月份成功首飞,并于今年1月份正式获得民航局适航审定受理,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获申请受理的垂起固定翼无人驾驶航空器,预计在明年可以完成货运版的适航取证。

  谢陵说,福昆航空是在中山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2017年下半年,他和企业另一位创始人刘十一博士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中山和坦洲的相关领导。“他们十分看好我们的团队和技术,愿意提供一些资金和场地支持我们在中山创业,于是我们从上海来到了中山。”谢陵说,刚到中山没多久,他们便拿到了2018年中山市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后来又作为第七批创新创业科研引进团队落户坦洲镇,获得了市镇两级政府的资金支持以及试飞场地的支持,“因此,中山和坦洲对我们有知遇之恩。”

  得益于中山及周边地区完善的无人机开发所需的电机、复合材料加工、机械加工等强大的供应链基础,福昆在中山这块沃土迅速成长了起来。今年9月,企业在坦洲占地约40亩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发生产园区也正式动工。

  谢陵感叹,从2018年落户时的100平方米办公室,到如今产值过亿,站上低空经济的风口浪尖,并开始建设自己的独立园区。这六年时间里,他充分感受到了中山、坦洲市镇两级政府真诚的服务意识,勤奋、务实、高效、有担当。企业将不负众望,在中山这片伟人故里共创低空经济事业。

  ●长青集团副总裁何骏

  传承父辈创业精神,迎接新挑战

  “作为创二代,我不仅要继承父辈的创业精神,更要传承他们对本土的热爱和支持本土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在座谈会上,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青集团”)副总裁何骏表示。

  何骏是一名80后“海归”创二代。2014年,他在新加坡攻读硕士后选择了回国发展。回到中山之前,他曾在广州、深圳从事风险投资工作。2018年,何骏回到由父亲与搭档创建的长青集团,从助理开始做起,在学习和实践中成长为副总裁。

  目前,长青集团在全国拥有20个环保低碳热电项目,包括垃圾焚烧发电板块、燃煤热电板块以及生物质能热电联产板块。其中,在运营的生物质热电装机规模位居全国同行的前列。10月30日,长青集团刚披露了本年度三季报,截至本年9月,公司累计收入27.8亿元,其中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8.9%。尽管增长幅度不算大,但公司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同期增长态势。

  何骏表示,尽管企业发展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但企业积极推动数字化、智能化,通过及时引入合适的工具和专业人才进行创新,同时提前对业务数据化、系统智能化等进行部署以实现产业和管理的升级。

  何骏在发言中深有感触地说,本土企业的成长壮大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作为新生代企业家,更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关怀,相关部门了解企业所需,积极解决问题,这种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的态度,令人倍感温暖,增强了他投入中山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中科富海董事长朱诚

  把中山当成自己的家, 坚定不移做下去

  “中山是创业的福地,我们既然待在了中山,就要把中山当成自己的家,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在11月1日举行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中科富海(中山)低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富海”)董事长朱诚一番情真意切的感言,引起了许多企业家的共鸣。

  据了解,中科富海于2017年8月1日在翠亨新区成立。企业以中科院理化所大型低温制冷技术成果为核心,汇集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致力推进大型超低温装备的研发与制造,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是全国唯一、全球第三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制造与工程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公司。2022年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24年1至9月营业收入达2亿元。

  朱诚表示,今年10月,中科富海参与的中国海油国际首例长距离跨洋液氢运输示范项目终端利用测试成功。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跨入了全球氢能长距离跨洋运输利用产业发展“先行先试”的新赛道。

  面对座谈会现场众多的新企业以及一张张充满活力的年轻创二代面孔,他也分享了自己在中山奋斗、发展的真实感受。他认为,干事创业,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非要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身上,期待政府包揽、解决所有问题,这是不现实的,企业应该多主动跟政府交流。

  朱诚认为,中山的政商状态是十分理想的,所以哪怕近些年来不断有人来“挖墙脚”,他都坚定地拒绝了,选择继续在中山发展。

  ●翰华锡业总经理李茶花

  希望出台更多高层次人才

  扶持政策

  “我们是专门做锡的,无论是电灯、手机,还是此刻摆在我们面前的麦克风,都离不开锡,我们期待未来能成为福昆航空的供应商。”谢陵的发言刚结束,中山翰华锡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翰华锡业”)总经理李茶花便立即抛出合作“橄榄枝”,引得现场欢笑声一片。

  翰华锡业是一家专注于微电子焊接材料制造的企业,目前已成长为行业领先者,连续三年产值超过5亿元,年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李茶花表示,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质量管控,翰华锡业在高可靠性电子焊接材料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实现了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设备及原材料的全过程自主可控,技术指标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成果不仅解决了我国高端电子装备制造工艺关键材料的“卡脖子”问题,还使企业成为国防工程材料领域的合格供应商,并成功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翰华锡业深知这一点,因此,在2023年投资建设了3万平方米的工业园,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李茶花还表示,在国家推动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大战略背景下,企业致力于打造微电子焊接材料的知名民族品牌,成为行业领先的新材料制造企业。

  最后,她代表企业提出希望政府能够提供低息融资支持、出台更多高层次人才扶持政策等诉求。

  统筹/本报记者 付陈陈

  文/本报记者 李红 黄启艳 付陈陈 图/本报记者 夏升权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