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1版:要闻 新闻列表
~~~——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激励广大干部群众鼓足干劲、勇毅前行
~~~————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看点前瞻
~~~——
~~~——

 
2024年11 03
甲辰年十月初三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1版 2024年11月03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南区街道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
水岸共治绘就幸福新画卷
整治后的南区街道曹边村曹边新涌。本报记者 余兆宇 摄
  11月1日,傍晚时分,马恒河旁边的恩仲亭里几位老人坐着闲话家常。说起马恒河这两年的变化,70多岁的恒美村民李灿萍滔滔不绝:“小时候我们是在这条河学会游泳的,后来河涌逐渐臭得不行,我们都绕着走。近几年,这条河治好了,河水清了。政府在周边见缝插绿、建设小公园,大家运动、乘凉歇息都喜欢来这里。”

  马恒河位于中山市南区街道东部,从马岭村口沿马岭社区、良都社区汇入岐江河,全长3.4公里。从半空中俯瞰,犹如一条绿丝带,“飘”在恒美村、沙涌村、竹秀园村的村口。南区街道党工委委员杜公卿表示,三年来,南区街道紧紧围绕水岸共治、标本兼治的治理理念,以“六污同治”为抓手,依托“河长+治水”体系,全面落实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目前已基本消除黑臭河涌,治水核心工程基本完成,河涌水质持续变好。群众身边人水和谐的亲水空间越来越多,村民群众的幸福感持续增强。

  ■治水治出绿美好风景

  记者获悉,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由于附近多条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未经截污直排马恒河,超过了河涌本身的负荷,河涌逐渐黑臭。三年前,马恒河被纳入中山市中心组团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由市代建办统一实施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沿河新建截污井9个,截污管3.7km,闸门2座,有效地提升了水质。同时,因地制宜进行河涌局部生态修复,提升河道亲水性,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并以环境物联网为基础,构建了监控预警水务信息化平台,建成一个洁净、生态、亲水、智慧的城市健康河网水系。

  整治工程在2022年底完成,在此基础上,2023年,南区街道河长办还启动“绿美河涌”工作,坚持水岸共治,将马恒河列入“绿美河涌”示范河涌,在马恒河河岸种植小叶紫薇,通过在河涌两岸见缝插绿,在河涌周边建设了若干“四小园”,成了附近村民身边触手可及的绿美空间。“环境改变了,大家的心情舒畅好多。”李灿萍说。

  ■亲水环境吸引八方游客

  同样纳入中山市中心组团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的还有曹边新涌。虽然长度只有0.5千米,河面平均宽度3米,但这里曾是村里“脏、乱、差”的代表,让正在打造“美丽乡村”的曹边经联社党支部书记梁志国头疼不已。

  纳入中山市中心组团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后,市代建办通过清淤工程、截污工程、岸线修复工程提升与保障水质,并于2022年底完成整治工程。南区街道利用“河长制工作激励金”对曹边新涌上游源头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河岸绿化提升、净化水植物增种(如菖蒲、再力花、美人蕉)等多项举措,切实提升河涌水动力,优化河涌水质量,同时为曹边打造“美丽乡村”提供强有力的生态保障。

  整治后,绿美的新涌与周边的“左琴右茶”“安山公园”“安山文创园”等景观小院相映成趣,一步一景。茶舍在河边摆放着三两桌子,成为很多游客驻足停留、品茗放空的地方。

  中山市漕边乡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招商主管黎启倩这两年经常带着客商来村里考察。“曹边新涌在我刚来的时候还有些脏乱,现在整治过后,水质很干净,附近的绿化也做得很好,游客来曹边必来这里打卡留影。”黎启倩表示。

  马恒河和曹边新涌的改变是南区街道上下一心推进水污染治理的缩影。杜公卿表示,目前,中山还处于“治水”的攻坚期,南区街道将继续按照全市治水工作的统一部署,明确工程时间节点,以严和实的作风确保各项治水工作落实到位。“接下来,南区街道还将持续推进生态恢复,建设人水和谐福地,打造‘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活力滨水城市风景线,广泛持续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 徐钧钻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