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的她,一袭水袖丹衣,黛眉轻扬,眼波流转,玉步轻移,身段曼妙婀娜,缓缓唱出的水磨调字清、腔纯、板正。一两句《牡丹亭》清丽婉转的唱辞,就把现场观众带入昆曲独有的东方意境美之中。
日前,一场名为“古典与创意共舞”的创业分享会在中山西区香山家宴举行。分享人就是台上的昆曲旦角,一位来自澳门的青年领袖——李卉茵。会后,记者对这位昆曲推广人进行了专访。
采写:本报记者 方嘉雯
栏目策划统筹:廖薇 方嘉雯
双面人生
在传统与时尚之间
采访这位昆曲推广人之前,一本《暨南校友》杂志的封面让记者眼前一亮。画面中,左边是一位留着披肩长发,手持折扇,身穿一套桃红色西装的职业女性;右边是一位梳着精美铜钱头,昆曲扮相,身披苏绣戏服,衣袂飘飘的旦角。119期的封面女郎,正是李卉茵。
分享会上,李卉茵说,“人都有多面性,左边那位是现代‘时尚的我’,右边那位是‘六百年前的我’”。这个杂志封面,是李卉茵双面人生的生动诠释。
李卉茵是一位“80后”,她的身上有很多标签:中山市政协委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常务副主席、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协会会长、澳门传播学会会长、澳门文化传播大使、澳门中华昆曲文化协会会长、中央电视台戏曲春晚澳门代表、江苏电视台跨年晚会澳门代表……
众多社会职务之外的李卉茵,现实生活中是一名传播学博士,也是一家传媒公司的老板。
李卉茵出生于广州西关一户大家庭,是个地道的西关小姐,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李父为了经商便利,便举家迁居澳门。澳门回归后,高中毕业的她考取了广州暨南大学,攻读广告学。本科毕业后,李卉茵回到澳门工作,一边读MBA,一边读博,一边创业。
生活在澳门这个国际大都会,李卉茵和大多数人一样忙忙碌碌,早出晚归。她开了一家奢侈品公关公司,风风火火地闯荡江湖,每天衣香鬓影,讲着一口流利的英语,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大酒店、名店,开口闭口都是劳力士、香奈儿、LV、爱马仕……这样的日常生活,相比昆曲的古典雅静,完全是另一个极端。
在许多人看来,李卉茵这种外表如ABC(指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后代,即美籍华人)的年轻人,怎么可能潜下心来,学习一门古老的戏曲艺术?
但世间的事情,往往出人意料。李卉茵在商海泛舟之时,机缘巧合下居然迷上了昆曲,而且一学下来,还唱得有板有眼,绘声绘色。
百戏之祖
水袖翩然六百年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是中国最古老的戏种,发源于十四世纪的苏州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一位南海之滨的澳门时尚女子,是如何跟昆曲这门源自昆山的传统艺术结缘的呢?“不是我选择了最好的,是最好的选择了我。”李卉茵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给出了答案。
李卉茵在将近30岁的年纪才开始学习昆曲,数年后,就成了一位相对专业的昆曲爱好者,还代表澳门频频登上了央视戏曲春晚等舞台,她认为,“这是我和昆曲之间的缘分,是它选择了我,用我这颗种子,在澳门这片土地上为古老的传统艺术生根发芽。”
李卉茵跟昆曲第一次“触电”,是在2005年。那一年,在澳门文化局艺术节的开幕式上,著名作家、评论家、戏剧家白先勇先生带着他久负盛名的作品“青春版《牡丹亭》”来到澳门,一连上演三天。“这么美的唱词,这么美的动作和舞台,还有这么美的追寻爱情的故事!”一瞬间,李卉茵被这门美到极致的中国古典艺术直击灵魂。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那一刻,正如辛弃疾的词所说的那样,李卉茵和昆曲彼此看对眼的缘分就此展开。
在澳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比较多,但是,学习昆曲却显得很小众。学戏之初,在澳门一带她甚至找不到能请教的导师。除此之外,凡是对戏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昆曲是出了名难学。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对全国大部分声腔剧种产生过深刻影响,许多后起的剧种都是从昆曲中吸收养分,并保留昆曲的部分剧目、声腔和曲牌,再加上地方特色文化艺术,逐渐演变而成的。耳熟能详的京剧,就比昆剧的诞生时间晚两百年。而昆曲本身,是一门走过了六百年光阴而沉淀下来的世界级非遗艺术,一板一眼、一招一式都保留着明朝戏曲的精粹。江浙人学昆曲,会有语言上的天然优势,然而,对于土生土长的粤语区人而言,学昆曲是难上加难。“学曲难,难于上青天。因为昆曲唱的是600年前的昆山话。”李卉茵要面临的,除了师资关,还有语言关。
机缘之下,她认识了南京戏曲名家、国家一级演员裘彩萍,并在她的网络课堂学习唱腔,从最基础的工尺谱学起,再到气音、尖音、团音……“像重新学了一门外语一样,广东人学昆曲,首先要克服咬字的困难,就像从头开始学说话一样。”对于唱词的曲调,李卉茵无法用符号去标记,只能录下来,反复听,反复练。
昆曲是一门极慢的艺术,唱的是水磨腔,唱戏人必须得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这对于行事风风火火,习惯于都市快节奏生活的李卉茵而言,无疑是一种磨炼。
《牡丹亭》有一个唱段“游园”,剧中杜丽娘和春香的双人舞,让李卉茵难以忘怀,于是,学了声腔的她,又萌发了学习昆剧舞蹈和身段的决心。她找到了香港名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邢金沙,在其门下学习身段。每周从澳门到香港,舟车劳顿,风雨无阻。
一穿上戏服,就与世界隔绝;一旦化妆,就成了曲中人。李卉茵感言,这是她对昆曲这门古老艺术的尊重。
昆曲之美,美在指尖——遥指远方,便成巍峨群山;轻点近处,便观荡漾碧波。李卉茵花了七年时间,从观众变成了台上的演员,由欣赏昆剧到上演昆曲,再到身体力行传承昆曲。
学成之后,她成了澳门登上央视戏曲春晚第一人,大量的演出机会接踵而至。2019年2月在CCTV元宵戏曲晚会演唱《梨花颂》;2019年12月在江苏卫视跨年晚会领唱《七子之歌》;2020年1月,在CCTV戏曲春晚演唱《传奇》;此外,还代表澳门为塞浦路斯总统、摩纳哥皇妃献演昆曲……
就像《牡丹亭》里的唱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自2005年看过青春版《牡丹亭》之后,李卉茵对于昆曲的喜爱,一直埋藏于心底,从没有褪色泯灭,反而愈发深情。距离该剧在澳门上演10年之后,李卉茵再次遇见白先勇先生,和他一起看戏。当时,李卉茵学昆曲已经有三四年了。她告诉白先勇先生,其实她去学昆曲,完全是因为当年看了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先生感到十分欣慰,并对李卉茵说:“你是我在澳门种下的一颗昆曲的种子,到今天终于发芽了。”
不解之缘
澳门与汤显祖《牡丹亭》
大都知道《牡丹亭》的作者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那么,这位有着“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戏剧家曾经到访过澳门,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原来,澳门这座小城与昆曲的渊源,早在明代已经开启。
明神宗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汤显祖因上书弹劾大学士申时行并抨击朝政,触怒了神宗皇帝,被贬到徐闻(今属湛江)做典史。岭南自古是瘴疠之地,不少人来了就无法再回去,病死异乡。被一贬到底流放岭南的汤显祖,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将之视为“得假一时”,来了一场人生难得的“出走”。他从家乡江西临川出发上任,看尽赣州、梅岭、南雄、英德风光,来到广州,迂道游览了罗浮山,并在1591年底来到香山岙(今澳门)。
在香山,汤显祖留下了四首诗。“不住田园不树桑,峩珂衣锦下云樯。明珠海上传星气,白玉河边看月光。(《香岙逢胡贾》)”可见,汤显祖曾踏足葡萄牙人的居住区,亲眼见到了“胡贾”(外国商人),看到了澳门的葡人和中国人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
七年后,传世经典《牡丹亭》诞生,其中汤显祖三写澳门,可见这里的旖旎、奇异及华洋杂处之风,使其倾心难忘。《牡丹亭》是第一部把西方人物和商品搬上中国戏剧舞台的戏曲,也是第一部展现澳门风貌的戏曲。剧中人物和对白,反映了当时澳门港的贸易繁荣以及西方文化传入的景象。
当得知汤显祖曾经来过澳门的历史时,李卉茵感到无比震撼——汤显祖居然来过澳门,走过我每天经过的路!“四百年之后,我懂了。”冥冥之中,她感到一种责任和义务。2019年,她在充分考究汤显祖与澳门的历史之后,创作出澳门光影世遗版《牡丹亭》昆剧(又称《梦影·牡丹亭》),把澳门故事和《牡丹亭》故事相结合,在全国各地巡演。李卉茵为该剧出品人。一部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新昆剧,为昆曲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香山故事
爱国主义沉浸式戏剧《郑家夜宴》
随后几年,李卉茵又继续以创新戏剧的形式,再续香山前缘。
中山与澳门,山水相连,渊源深远。19世纪中叶以后,中西文化交融的澳门,对中山乃至中国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2岁的少年孙中山,随母亲离开翠亨村,经澳门前往檀香山。首次出国的孙中山,眼界大开,“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学医回来的青年孙中山,曾在澳门行医,开设“孙医馆”“中西药局”。其间,孙中山在澳门结交了不少良师益友,近现代思想家、《盛世危言》作者郑观应便是其中之一。郑观应于1886年至1892年隐居澳门老家——郑家大屋,潜心研究中西医合璧,此时,孙中山经常出入郑家大屋,两人来往密切。郑观应维新变革的思想,对青年孙中山影响尤深。
2022年是郑观应先生诞辰180周年,正逢澳门回归二十三周年,在澳门特区政府和中山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粵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协会携手澳门央企南光集团,共同制作了澳门及中山第一部实景爱国主义沉浸式戏剧《郑家夜宴》。随后,该剧相继在澳门世界文化遗产郑家大屋上演,在郑观应的故里中山三乡镇雍陌村上演。该剧加入了剧本杀元素,通过近距离和生动的沉浸式演出,让观众感受到郑观应的爱国之情和风云激荡的时代变局。
文化出海
多发声讲好中国故事
如今的澳门,有了澳门中华昆曲文化协会,此外,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协会在整个大湾区,吸引了超过200名青年会员。除了推广昆曲,李卉茵还被评为澳门文化传播大使,推广中华文化,成为大湾区青年的杰出代表。
女企业家、博士、昆曲演员……李卉茵的人生舞台精彩绝伦。初涉职场之时,她创办了生活时尚媒体《梳打杂志》,之后,又把准了“女性经济”市场的脉搏,创立了新中式美学品牌“好时节”。如今,在TicTok(抖音海外版)、REDnote(小红书海外版)等社交媒体上,常能看见其原创IP产品跨洋出海。
谈及未来的设想,李卉茵表示将会继续把自己的专业能力与艺术爱好相结合,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出海”。她认为,面对青年人,要用“潮”的、有趣的方式进行传播,了解外国人喜欢什么,进而给他们讲“古仔”(讲故事)。她将利用好澳门特区“一国两制”的政策优势,在国际舞台上多发声,讲好中国故事,让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
此外,李卉茵还建议青年们,作为中国人,一定要学点传统文化。无论是喝茶、书法还是戏曲,懂得了门道,人就会自信。“如果没有昆曲,我只是一个有点小聪明的小商人,学了昆曲,我拥有了与众不同的人生,成了‘不一样的烟火’。”李卉茵说。
25年前,1999年,李卉茵还是澳门培正中学的高一学生。澳门回归前夕,一脸青涩的她对着央视纪录片的镜头说:“我们史地学会,经常组织活动,回祖国看大好河山,我觉得作为中国人,多了解祖国是很有必要的。”
25年后的今天,这位与澳门共同成长的女子,对祖国的牵挂,一直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