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无法避免遗忘,但她不会忘记爱他……
11月22日至23日,广东歌舞剧院全新力作舞剧《人在花间住》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上演,引领观众蹚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记忆河流。11月21日晚,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在小剧场举办该剧的主创见面会及舞蹈工作坊,为剧迷们深度解读这部讲述母子情深的真诚之作。
作为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扶持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舞剧《人在花间住》主创阵容强大,邀请了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担任艺术顾问,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文艺评论家陈建忠担任文学顾问;特邀国家一级编导、中央芭蕾舞团首席编导费波担任总导演,南京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艺术学博士温方伊担任编剧,并汇集了国内舞台各领域的优秀艺术家精心打造。今年四月,它在广州大剧院第七届女性艺术节上作为闭幕演出作品首演,是粤产舞剧的又一力作。
这部舞剧聚焦于花城广州一对母子与花相伴的寻常生活,描绘了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在对抗遗忘中,与儿子从漠视、冲撞到和解的爱的旅程。通过平凡人的生命故事与鲜活的岭南风情,诠释出细腻而深沉的动人力量。
主创见面会现场,舞剧《人在花间住》的执行编导王雪松,以及向卓楠、武林岩、李政、徐艺杰、李超轶等一众演员与现场观众分享了该舞剧的精彩亮点和创作历程。
“开始排练之前,我们前往一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养老院采风,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执行编导王雪松表示,目睹了患者的真实状况,他们内心很受触动,很希望能借这部作品,唤起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理解。
为了更好地让观众读懂患者的内心,该舞剧以现实与幻境结合的巧妙手法,来呈现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在现实层面,它通过情节的铺陈与写实的细节,展现母亲逐渐失忆的过程,包括用备忘便签做道具,呈现患者走失的戏剧性场景。而对母亲内心世界的描绘,则分别通过白民国、鲛人国和百花园的幻境,在“人间”与“花间”的交错中刻画人物的细腻内心。此外,剧中还融入了灵动鲜明的岭南世俗生活,如广州骑楼的寻常花店、疍家女子的际遇与风采、老街邻里的热忱与善良……“广东给我的感受,是一个很温暖,很有烟火气的地方。我们将这种对地域人文的认识注入角色的设置当中。”王雪松分享道。
“我饰演的母亲,就像一朵木棉花。”饰演母亲的向卓楠认为,母亲角色性格的最大特点就是坚韧不屈。“虽然她患病了,但向上的精神,一直都在。”她表示,由于舞蹈演员是清一色的年轻人,为了更好地把握自身角色,在排练初期,他们阅读了大量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的书籍、电影和电视剧,充分了解症状,模仿患者的行为细节、面部微表情等,从而更贴切、更快地走进角色。“希望大家也能够多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知识,在看完这部剧后能够多多理解家人,多多陪伴家人。”她说道。
谈到该剧对演员的挑战,饰演儿子的两位演员均表示,如何恰到好处地呈现儿子与母亲之间的“矛盾”,非常考验演技。“儿子对母亲的情感有时依赖,有时又想摆脱。”李政说。与他同样饰演儿子的另一位演员武林岩则特别指出,剧中有一段儿子与母亲的争吵,需要把握表情的分寸。“对母亲太凶,不太贴合儿子与母亲的真实关系,太轻,又无法推动剧情。”
“的确,要想打动观众,身为演员的我们必须用心演好舞台上的每一个细节。”在该舞剧中“鲛人国”等幻境舞段担当领舞的李超轶表示,除了情感演绎的微妙,该舞剧对演员的体力也提出了高强度的要求。
“每一个幻境的舞段大概有十分钟,所有的群舞,所有的静止,永远都是最大极限的身体张力。”
比如,在“疍家女”的群舞中,既要体现女性的娉婷柔美,又要展现独立自主的坚强。在“鲛人国”中,男性饰演的人鱼,既要充满阳刚之气,又要体现肢体的柔韧度。为了让上身的肌肉更具雕刻感,李超轶笑称,演员们的日常健身锻炼都“非常卷”。
既是“人在花间住”,怎能没有花?舞剧中的“百花仙子”,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角色。饰演该角色的演员徐艺杰指出,“她”的每一次出现,都试图将母亲从疾病的深渊中救赎,“她”永远张开手臂,就像拥抱孩子一样爱护母亲。但母亲最终还是彻底失去了记忆。在“百花园”一幕中,母亲沐浴在花雨中,既是浪漫,也是凄美。它仿佛是母亲道别人间的“葬礼”,但同样也是属于她的一次真正的绽放。
“我对剧中儿子的心情变化感同身受,因为我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同为舞者的观众杨先生表示,他的父亲也是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该剧引发了他强烈的共鸣,在谈及感想时,他一度哽咽。“没有宏大的主题叙事,这部舞剧聚焦平常人的生活,让人们从艺术的角度认识了阿尔茨海默病,也让我们了解该如何正确对待患者,珍视亲情。”
本报记者 廖薇 见习生 方馨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