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巴拿马运河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起着关键作用,被认为是美国重要国家资产”,美国为修建巴拿马运河“付出巨大的生命和财富代价”,运河后来被“愚蠢”地交给巴拿马管理,但这不是“让巴拿马去向美国、美国海军和与美国做生意的公司收取高昂的通行费”。特朗普宣称,美国海军和商业被不公平对待,巴拿马收取的费用是“荒谬”的,特别是考虑到“美国对巴拿马的极大慷慨”,这种对美国的“敲诈”应立即停止,否则“我们将要求巴拿马运河完全归还给美国”,“巴拿马官员,请遵照指示!”
巴拿马总统穆利诺22日发表声明强调,巴拿马运河及其毗邻区域永远属于巴拿马,巴拿马的主权和独立不容谈判。他表示,数代巴拿马人为了争取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今运河在巴拿马人自主管理下已成为国家不可剥夺的重要财产,不受任何外国势力控制。巴拿马国际关系学者胡里奥·姚对特朗普的言论感到震惊,称其“傲慢、自负且充满威胁”,是美国“大棒政策”的最新例证。他强调,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绝不能再回到美国手中。
特朗普的这番言论,让世界再次把目光投向巴拿马运河,投向那段让巴拿马人永世难忘的悲惨历史。
为了这条运河,“创造”了一个国家
巴拿马位于中美洲地峡最狭窄处,面积7.55万平方公里。该国中部的巴拿马运河是联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运咽喉”。通航110年来,这条“黄金水道”在为世界贸易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承载了巴拿马的屈辱血泪,记录了巴拿马人不畏强权的抗争,见证着这个国家历经苦难后的新生。
扼南、北美洲咽喉,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巴拿马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西方列强必争之地。
16世纪初,巴拿马沦为西班牙殖民地。殖民者将从南美洲掠夺来的金银通过太平洋运到这里,再由奴隶和骡马经巴拿马地峡运往大西洋沿岸,装船送往欧洲。为了更加高效地联通大西洋和太平洋,西班牙人曾考虑在此开凿运河,但由于施工能力有限而放弃。
1821年,巴拿马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成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部分,但依然没有逃脱列强的觊觎。1823年,美国提出旨在独霸美洲大陆的“门罗主义”,通过武力干涉吞并拉美国家领土,其中包括原属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亚。此后,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由此拉开“淘金热”序幕。由于横穿北美大陆的陆路旅途漫长而危险,大量来自美国东部的淘金者从海上南下,穿过巴拿马地峡,再乘船北上前往加利福尼亚。在此过程中,美国开始对在这一地峡修建运河产生兴趣。
19世纪末,美西战争的胜利让美国实际上控制了加勒比海,进而从战略层面更加迫切地想要建造和控制这条地峡运河。1903年1月,美国与哥伦比亚签订《海-埃兰条约》,规定哥伦比亚将地峡中一条6英里(约合9.7公里)宽的地带交给美国,用以修建运河,期限为100年。同年8月,哥伦比亚议会以有损国家主权为由拒绝批准该条约。
恼羞成怒的美国决定加大对巴拿马分离主义者的支持,让巴拿马从哥伦比亚分裂出去,成为一个便于美国操控的国家。1903年10月,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私下里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如果巴拿马成为一个独立国家,或者现在就宣布独立,我会非常高兴。”
1903年11月3日,美军在巴拿马登陆,策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宣布独立后仅15天,巴拿马就在美国逼迫下签订不平等的《巴拿马运河条约》。根据该条约,美国以一次性支付1000万美元、9年后每年再付租金25万美元的代价,取得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及控制”运河及运河区的权利。条约还规定,美国保证并维持巴拿马独立,同时有权干预巴拿马内政。
西奥多·罗斯福对此非常满意,称这是他“迄今在外交事务中采取的最重要行动”,“是我成就了巴拿马”。
不属于巴拿马人的巴拿马领土
1904年,巴拿马运河动工开凿。经过10年建设,这条全长81.3公里的运河正式通航,美国成为最大受益者:运河将美国东西海岸间的航程缩短了至少14800公里,成为美国对外贸易、运输军事人员和物资的重要通道。
这条运河把巴拿马拦腰截成两半:从运河中线向两侧延伸16.09公里的地带为美国占领的运河区,总面积达1432平方公里。运河区内由美国政府任命总督,升美国国旗,实行美国法律,驻扎美国军队,是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
为便于管控,美国在运河动工之初就开始强制运河区内的原住民外迁。据统计,1913年至1916年间,运河区内许多城镇被拆除,约4万原住民被迫离开家园。巴拿马历史学家拉索写道:“对于20世纪初的巴拿马来说,运河区人口外迁是最具创伤性的事件之一。”
在今天的美国国家档案馆中,保存着一封1914年来自巴拿马的匿名信,这封落款为“众多受害者”的信件记录了运河区原住民遭受的苦难。他们悲愤地控诉美国人对待他们比对待“凶残的罪犯”还要恶劣,强行夺走他们的田地和房屋,让他们失去栖身之所。
“美国否决了巴拿马,但全世界否决了美国”
20世纪上半叶,巴拿马曾多次同美国就修改不平等的运河条约进行谈判。1956年,埃及从英国和法国手中夺回苏伊士运河控制权,实现了运河国有化,这极大鼓舞了巴拿马人民。此后几年,巴拿马多次爆发反美抗议活动。
1964年1月9日,专属美国白人侨民的巴尔博亚高中连续两天升旗时只悬挂美国国旗,这违背了运河区内公共场所升旗时须同时升两国国旗的规定。为表达抗议,上百名巴拿马学生护送着巴拿马国旗,在运河区军警注视下进入这所高中,要求在巴拿马的土地上升起巴拿马国旗。
随着冲突升级,运河区附近聚满了愤怒的巴拿马人,美军突然向这些民众开枪,最终导致20余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美国的暴行引发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也让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和运河区主权的决心愈发坚定。巴拿马政府同美国断绝外交关系,并向联合国和美洲国家组织提出控告。1972年年底,时任巴拿马外交部长胡安·安东尼奥·塔克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建议联合国安理会在巴拿马举行会议,希望借此让全世界看到巴拿马在运河区作出的不懈斗争。最终,联合国顶住美国的压力,于1973年3月在巴拿马城召开安理会会议。
此次会议就巴拿马运河问题的一份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该草案主张废除1903年关于地峡运河的条约及其修正条款,支持达成一项公平公正的新条约,尊重巴拿马对其全部领土的有效主权。13个安理会成员国投票赞成,英国弃权,但由于美国行使否决权,决议草案没有通过。
“美国否决了巴拿马,但全世界否决了美国。”塔克的话掷地有声。如今,曾在托里霍斯执政时期担任巴拿马劳工部长的罗兰多·穆尔加什回忆起那段历史,仍能感受到这句话背后的决心与力量。
在巴拿马人民不屈的抗争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下,美国于1974年与巴拿马达成关于运河问题的8项原则,宣布围绕新条约展开谈判。
最终,经过多轮谈判,托里霍斯与时任美国总统卡特于1977年签署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经营的条约》。新条约于1979年正式生效,规定自1999年12月31日起,巴拿马将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美军届时将全部撤出。
做运河和国家的真正主人
时间回溯到1999年12月14日,美国向巴拿马移交运河的仪式在米拉弗洛雷斯船闸举行。“运河是你们的了。”作为美国政府代表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对时任巴拿马总统米蕾娅·莫斯科索说。
12月31日,一面巴拿马国旗在运河管理局楼前冉冉升起,巴拿马政府正式收回对运河的主权。莫斯科索在升旗仪式上表示,巴拿马几代人为之不懈斗争的目标终于实现了。“巴拿马运河已是我们自己的了。”
豪尔赫·基哈诺1975年起就在巴拿马运河工作,在2012年至2019年间曾担任运河管理局局长。当年美方移交运河主权的情景,他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前一天下午美国国旗降下,次日巴拿马国旗升起,此后美国国旗再也没有升起过。”
自此,这条两洋通道真正成为了“巴拿马人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政府在运河区内设立了警察局和法院,实施巴拿马法律,逐步收回此前由美国掌握的向过往船只提供商业服务的权益,并为运河区的铁路和港口提供后勤保障。
目前,全世界约5%的贸易货运要经过这条运河。依靠运河优势,巴拿马成为区域贸易、航运和金融中心:在运河大西洋侧附近建造的科隆自贸区是西半球最大的自贸区;巴拿马托库门国际机场是连接南美洲、中美洲和北美洲的重要航空中转站;美洲、欧洲和亚洲的主要金融机构都在巴拿马设立了分行,位于巴拿马城的国际银行中心是拉美主要的金融中心。
新华社巴拿马城12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