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要闻 新闻列表
~~~——
~~~——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提档升级,展开系列协商调研和民主监督活动
~~~——市政协委员丁珏致力于推动非遗与研学游深度融合发展
~~~——

 
2025年02 21
乙巳年正月廿四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2版 2025年02月21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中山支持新能源产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政策落地
政企共建实验室 最高支持5000万元
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技术员在进行低温测试。本报记者 余兆宇 摄
  近日,中山重磅发布《中山市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山市进一步培育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最高5000万元项目资助、叠加式奖补等“硬核”举措,力挺新能源产业和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自2月12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本报记者 王蔚然 陈雪琴

  ■十大举措加速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产业是中山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赛道之一。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中山在光伏、风电、氢能等领域已形成先发优势,龙头企业明阳集团稳居全球海上风电创新排名第一。

  如何为中山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记者留意到,围绕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战略性领域,新政推出了十条高含金量举措,从项目投资、技术攻关到场景应用全链条发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

  首先,聚焦重大项目,新政对符合投资奖励条件的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按照规定时限内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给予最高2%奖励。对属于省、市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新能源项目,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对应工业用地基准地价的70%确定土地出让起始价。针对储能、氢能等前沿领域,新政还支持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优先安排用地及能耗指标,推动产业链“强基固本”。

  技术创新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围绕风电制氢、固态电池等“卡脖子”技术,新政创新采用“揭榜制”“赛马制”等组织方式,对开展攻关的企业单个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助。同时布局创新平台矩阵,对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对政企共建的实验室和研发中心,财政出资比例可达30%(上限5000万元)。

  针对氢能商业化瓶颈,新政明确,将探索完善加氢站建设项目建设流程申报审批指引,支持符合条件的现有加油站改(扩)建加氢装置,支持在物流、公交、港口、环卫等场景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支持探索氢能新兴领域示范应用,并鼓励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开展海上风电制氢等项目,开展氢能动力船舶、氢能动力无人机、氢燃料电池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HVTOL)等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值得关注的是,新政还从企业转型、人才引育双向发力,以真金白银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政策,企业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最高可获500万元奖励,新能源技改项目可按设备及软件投入的20%申领补贴,单个项目最高可达2000万元。在人才引育方面,新政对基础研究类团队项目最高资助500万元,对产业化类团队项目最高资助2000万元。同时,对纳入市级重大载体平台和重点人才单位清单的顶尖人才,按照“一事一议”方式获得最高2000万元资助,后续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获得滚动支持。

  ■单个项目最高奖励1000万元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目前专精特新领域的最高荣誉。截至2024年,中山全市已累计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42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7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883家,排名均位列全省前列。

  对于中山而言,一批批自带创新基因的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离不开政策的扶持。新政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数字化转型、梯度培育等多维度举措,全面推动“小巨人”企业量、质齐升,加快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中山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政对认定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的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500万元和300万元的奖励,以支持其创新载体建设。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也是此次新政的一大亮点,全市将制定中小企业行业数字化转型指南,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数字化“灯塔”工厂,对符合条件的改造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的奖补。

  为进一步推进链式数字化转型,新政明确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建设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行业平台,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200万元的奖励。对带动家电、灯饰照明、五金锁具等重点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链主”专精特新企业,也将给予最高200万元的奖励。

  在设备更新绿色化发展方面,全市将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对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按新购置设备和系统总额给予一定比例的支持。同时,对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分别给予最高15万元和30万元的奖励。

  强化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也是此次新政的重点。对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贷款利息给予不超过利息总额50%、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对认定为“小巨人”企业的,在省100万元奖励的基础上,市级资金再奖励50万元。对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企业,将给予每家1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不仅要资金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需要产业链协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以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为例,新政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强合作,通过股权投资、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解决行业关键共性难题,形成“以大带小、以小补大”融通发展模式。此外,新政还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从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壮大机制、支持金融助力企业发展、强化企业人才建设、支持企业市场开拓等方面,打出政策“组合拳”,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