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赴哈,“忙”里有看头。
说起中哈经贸合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能源。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国陆路进口原油的第一条跨境大动脉,中国—中亚天然气管线ABC三线均过境哈萨克斯坦。从油气贸易到全产业链合作,中哈能源合作不断深化、成为国际典范。
签署天然气购销合同补充协议,2024-2025供气年度合同气量将比主合同规定增加1/3;签署2.5亿美元CPC原油供应协议……此次哈萨克斯坦之行,中哈能源企业签了不少大单,可谓成果丰硕。
不只是能源。此次出访团组的30多家中国企业,还来自金融、物流、基础设施等诸多行业。《关于中亚地区钢轨运输物流协议》《关于跨境零关税及大宗商品贸易及农产品进出口协议》《哈萨克斯坦轻轨项目一期运营合作备忘录》……一份份协议和备忘录,凸显双方合作领域之广、潜力之大。
“新春出海首团”是一个缩影。开年以来,许多外贸人早早开启“空中飞人”模式,以“起跑即冲刺”的姿态参展参会、对接商务、拜访新老客户、斩获订单合作。“不出海就出局”“一次见面胜过千封邮件”……一句句业内流行语,恰是中国企业敢闯善拼、迎难而上的注脚。
新春出海“忙”的背后,是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同向奔赴。
山东今年将实施“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国际市场开拓行动,指导企业大力开拓南美、东欧、中亚、非洲、中东、东盟等新兴市场;浙江今年组织1000个以上团组、联动1万家以上企业参与“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各地各部门纷纷吹响“冲锋号”,为企业出海拓市场保驾护航。
从初级产品出海到技术出海,从代工出口到品牌出海,从承揽项目到产业链出海、标准出海,中国企业出海的边界不断拓宽,“走出去”的步伐更加坚实。
创新的活力为出海注入澎湃动能。仍以这次哈萨克斯坦之行为例,“请给我两分钟!我把项目设计给大家讲清楚”“请允许我为大家展示幻灯片,这样更直观”……中国企业代表争相发言、哈方企业代表兴致勃勃的一幕幕热烈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把有机污染源转化为农业生产资源、让自动化分拣系统助力物流企业降本增效、对油田采出水进行回收利用和再加工……中国企业以新服务、新技术、新产品,在哈投资交通物流、制造业、农业、电子商务、人工智能、能源等诸多领域,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益,也将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
热络的交流合作为出海提供坚实支撑。
刚刚过去的春节,“中国风”小商品在海外迎来一波销售高潮。中国年逐渐成为“世界年”的背后,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交融交汇的生动写照。
从进博会、链博会到服贸会、消博会,中国积极主办国际经贸盛会,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助力中外企业对接合作意向、挖掘合作潜力。
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敞开胸怀、拥抱世界,以开放纾发展之困、汇合作之力、聚创新之势、谋共享之福。
开放的中国,为企业的国际化合作开辟新空间、带来新机遇。企业的出海,书写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新动能的时代篇章。
这几天,中国贸促会又将率企业家代表团开启新的海外行程。
跨越山海,未来可期。一批批经贸团组、一家家中国企业扬帆出海,正在奏响春天里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的协奏曲。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