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江慎诺
■以法治护航一流营商环境打造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投资兴业和群众安居乐业的“广袤沃土”,法治则是浇灌这方沃土的“清流源泉”。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有效覆盖和保障,可以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以法治引领护航营商环境之“优”,必将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中山实践增光添彩。
2024年5月31日,在市政协社法民宗委的助力下,位于广东电网中山东区供电分局的中山市供电系统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正式启用,是中山市首家政企合作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以法律服务助力供电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中山市拓展涉外法律服务领域,市政协社法民宗委聚焦商贸法律服务,组建涉外法律服务团、招商引资法律服务团,为400余家外向型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宣讲服务;聚焦涉外纠纷化解,制定《中山市涉外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方案》,与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建立常态化联合调处机制,成功化解各类涉港澳矛盾纠纷200余宗;聚焦知识产权保护,编印《中国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知识产权涉外应对手册》,累计建成4个市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和15个镇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站,为企事业单位提供高效便捷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和纠纷应对指导服务。这些都是市政协社法民宗委着力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效应的生动实践,实现“以法助企、以法护企、以法稳企、以法强企”。
围绕民生关切和社会法治主线,市政协社法民宗委还深入开展“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有效覆盖和保障,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以法为翼,护航营商。
3月、6月,市政协副主席林少棠带队先后赴省内外多地开展调研,考察相关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政协委员会客厅等,分别与当地司法局、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开展座谈交流,深入学习了解当地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促进营商环境方面的先进做法,收集相关资料。为深入了解专题的市情及基层情况,3月29日,市政协社法民宗委先后组织调研组与市律师协会开展座谈及实地调研东区新业态法律服务中心;4月1日,与南朗街道座谈交流关于成立涉外法律服务中心的思路;4月9日,召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成员单位开展座谈,听取各部门声音,查难点、找不足,集思广益协商探讨相关对策和建议。通过“走出去+察内部”,调研报告得以高质量完成,并召开专题调研协商座谈会,有力推动中山营商环境法治化。
■以民主监督助力高质量发展
民主监督是从“旁观者”的角度,从更为客观、公允的角度,通过提出建议和批评,有效避免主观性、盲目性,从而防止“灯下黑”。过去一年,市政协社法民宗委不断强化自身民主监督职能,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项监督活动,提升民主监督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治水”事关城市发展和群众的幸福,是中山近年来的大事要事。2024年5月7日,林少棠率市政协社法民宗委及部分政协委员组成第三监督组,到沙溪镇开展专项监督,实地考察中嘉污水厂、六乡涌及鱼塘尾水整治项目并开展现场交流,收集该镇水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对相关工作建言资政,持续推进“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专项民主监督走深走实。
针对“东区夏洋社区利和商业街交通违规路障”情况,市政协社法民宗委在与市检察院联合开展监督“委员e线通”反映困扰群众的“停车难”“通行难”等问题,实现政协民主监督与检察公益诉讼双向互动、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推动民主监督转为制度成果。
监督民生实事办到实处、办出群众满意的效果,是市政协社法民宗委的目标与追求。2024年11月13日,市政协社法民宗委组成监督组,先后前往东区街道竹苑社区、东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绕“香山长者饭堂”建设、中山市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等情况,2024年中山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强化‘一老一小’生活健康保障”进行民主监督,有力推动更多力量关注老年人生活品质、关爱儿童健康成长。
■以协商品牌促进科学民主立法
积力所举无不胜,众智所为无不成。作为专门的协商机构,市政协社法民宗委通过不断加强与市人大法工委、市司法局的沟通交流,挑选立法方向明确、立法边界清晰、聚焦民生改善现实需求等切口小、立意高、关联广的立法主题开展协商,促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充分发挥立法的保障、规范和引领作用,持续擦亮“政协请你来协商”立法协商品牌。
针对《中山市排水管理条例》立法协商工作,市政协社法民宗委专门组织委员、专家及相关单位实地考察西区街道翠景花园小区的排水管网改造项目,并召开座谈会,围绕相关部门在排水管理中的职责分工、排水设施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维护运营等核心议题积极建言献策。
针对中山市爱国卫生工作办法(草案)》立法协商工作,市政协社法民宗委组织委员、专家及相关单位实地考察东区街道花苑社区紫荆阁的爱国卫生工作现状,并开展座谈会,围绕职责分工、条文设置、责任分工等进行研讨,为制定出符合中山实际、更具可操作性的爱国卫生工作办法,推进我市爱国卫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贡献政协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协商成果切实转化落地,市政协社法民宗委构建形成了“收集-选题-调研-协商-监督”的工作模式,实行第一年调研协商、第二年监督“回头看”的闭环工作机制。
在2023年调研协商推动中山市阳光学校建成开学,促进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帮扶矫治相关制度完善的基础上,2024年,市政协社法民宗委与该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书,建立专门教育工作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并在该校成立“政协委员专门教育帮扶工作室”,推动帮扶制度化、长久化。经过组织帮扶工作组成员开展送法入校、父母课堂、心理疏导等活动,促进了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有效转变,走入正轨、重塑希望,成为社会建设的积极力量,推动平安中山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