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4版:经济 新闻列表
~~~——
~~~————2025中国体博会聚焦体育产业热点
~~~——
~~~——
~~~——
~~~——
~~~——
~~~——

 
2025年04 03
乙巳年三月初六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4版 2025年04月03日 经济 扩展 收缩 默认

10年间京津冀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5000余家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 10年间京津冀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5000余家,三地主导产业由黑色金属冶炼等向汽车、电子等高端制造转变……2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实施情况的工作启动会暨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报告了上述情况。

  报告指出,京津冀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从总量规模看,2024年三地工业增加值2.66万亿元,增速连续两年保持正增长。10年间三地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5000余家。

  从增长动力看,10年间三地主导产业实现由黑色金属冶炼等传统加工为主向以汽车、电子等高端制造为主的转变。

  从协同势头看,北京辐射带动明显,天津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8.6个百分点,河北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增长10.6%,协同机制效应加快显现。

  目前,三地联合绘制出6条产业链图谱,生命健康和电力装备、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集群培育取得重要突破。京津塘高速“燃料电池+自动驾驶+北斗导航”全线贯通,津冀200余家零部件企业形成整车供应链。三地正在联合构建智能、绿色算力资源丰富的环京算力带。

  协同机制进一步深化。总部在北京、工厂在津冀的企业可以申报北京市绿色工厂,沧州医药园北京分公司享受北京市资金支持。下一步,北京市经信局将推动成立京津冀集群联盟,力争实现新能源汽车、氢能等2至3个产业链关键环节基本贯通。

  区域协同立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2023年,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由三地共同组织起草,于当年11月分别由三地人大常委会同步通过并公布施行。在法规的护航下,三地协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