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8版:文化 新闻列表
~~~————安徽多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运营观察
~~~——
~~~——
~~~——
~~~——
~~~——

 
2025年04 03
乙巳年三月初六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8版 2025年04月03日 文化 扩展 收缩 默认

洛阳古墓博物馆:“冷门”变“爆款”靠什么?
  这是一个“小众”古墓专题博物馆,坐了多年“冷板凳”后,最近几年突然从“冷门”变成“爆款”。2024年参观人数攀升至205万,并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许多游客一下火车、飞机拖着行李箱便直奔而来。

  洛阳古墓博物馆,国内唯一一座集帝陵、古代墓葬及其附属文物、古代石刻和壁画为一体的大型专题类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地下6米的展陈空间,给人视觉产生强大冲击,最大限度复原展示了两汉至宋金时期的25座古墓葬。这些墓葬既是珍贵的历史藏品,也是观众可步入其中的展室。在这里,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墓葬结构、砖雕壁画,感受千年前的丧葬理念、审美风格与社会风貌。

  博物馆命运的转折始于2023年。2020年至2022年间,洛阳古墓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闭馆提升改造。其间,催促开馆的网友多次将其推上中国博物馆热搜榜。

  重新开馆后,洛阳古墓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和体验感大幅提升,年接待观众量从原来的30多万人次暴增至140万人次,2024年更是超过200万人次,成为年轻观众热衷打卡的文化地标。

  博物馆在让文物“活”起来方面下足了功夫。文化表达与沉浸式体验的结合,让博物馆在年轻群体中备受青睐,35岁以下观众占比近七成。

  沉浸式游览项目“古墓探宝 妙游地宫”结合壁画复原、拓印临摹等体验,让观众以互动方式走进历史;实景剧本杀《古墓探秘》,通过小剧场演绎与演员互动,将历史故事鲜活呈现;“余韵朤朤——古墓乐舞复活记”音乐会,由真人复刻墓葬中的乐舞元素,为观众带来别样的艺术享受。

  此外,以馆藏文物为核心的“古墓寻龙记”“她是谁”等研学课程,也在各个年龄段的观众中广受欢迎。

  洛阳古墓博物馆不断创新表达方式,给古墓文化祛魅并令其焕发新生,带给观众沉浸式体验,激发他们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维探索。

  日前,洛阳古墓博物馆副馆长张建文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对话馆长】

  ◎记者:洛阳古墓博物馆在展陈上的思路和最大特色是什么?

  ●张建文:洛阳古墓博物馆在展陈设计上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对墓葬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去神秘化表达。

  基本展陈《葬制大观——洛阳历代古墓集萃》,不拘泥于传统考古学“三段式”叙述(墓葬形制-随葬品-结语),而是将构成墓葬的各种元素以文化视角呈现。

  其中,第一展厅《此岸彼岸——古代墓葬文化展》以河洛地区为主线,向观众打开一扇古代墓葬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大门。第二展厅《河洛遗冢——洛阳典型墓葬陈列》则让观众直面墓葬本体,了解墓葬形制,感受砖雕、壁画之美。尤其原址展示的北魏孝文帝景陵,打破了人们对帝陵神秘莫测的固有想象。

  整个展陈逻辑由宏观到微观、从文献到实物,逐步展开,使古墓葬成为解读古代社会制度、信仰习俗与艺术美学的重要窗口。

  其次,在参观氛围的营造上,博物馆力求构建沉浸式体验,让观众“走进”历史。墓葬展区的展板介绍简练、克制,四条通道采用夯土质感的壁面设计,使人仿佛置身墓道,观众还可亲手触摸墓室的墙壁、砖石,感受千年时光沉淀下的历史。通过这样的空间塑造,观众得以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慢下来,静心体悟古人对生死的思考,甚至与千年前的生命轨迹产生共鸣。

  ◎记者:你认为博物馆出圈的关键是什么?

  ●张建文:关键在于突出自身特色,打造独具辨识度的文化产品。

  每座博物馆都有其独特资源,核心在于深入挖掘、研究和转化。无论是实体文创,还是文化创意活动,打造其他馆难以复制的差异化体验至关重要。

  以洛阳古墓博物馆为例,我们的优势并不在于单件文物的精美,而在于整体的参观氛围。观众在这里接触到的不是孤立的器物,而是完整的中国传统墓葬文化。这种体验,正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未来洛阳古墓博物馆如何持续吸睛?

  ●张建文:我觉得还是合作共赢,单靠博物馆自身的资源和人员,难以满足公众对文化体验日益增长的深度与广度需求。因此,我们积极与有志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各方携手,深挖馆藏特色,打造独具辨识度的文化创意活动。

  今年2月,我们发布了“文化创意活动招选公告”,吸引了不少文化创意公司的积极参与,目前正处于甄选对接阶段。未来,我们将继续借助社会力量,为公众提供更具沉浸感和创新性的文化体验,让古墓文化焕发持久魅力。

  新华社郑州4月2日电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