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1版:要闻 新闻列表
~~~——“小包裹”再“跑”加速度
~~~————越南各界热切期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进行国事访问
~~~——
~~~——
~~~——安阜涌成为坦洲镇水污染治理的典型范例
~~~——
~~~——
~~~——港口镇创业青年把“流量”转成“留量”

 
2025年04 13
乙巳年三月十六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1版 2025年04月13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从“赶紧走”到“来遛弯”
安阜涌成为坦洲镇水污染治理的典型范例
安阜涌河道美化成效显著。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4月10日,记者站在坦洲镇安阜社区五昌围彩虹桥上,看到清风拂过安阜涌河面荡起层层涟漪、美人蕉在水中轻摇,空气中弥漫着自然的气息。河岸两边,居民在树下闲聊,不少家长推着婴儿车出门散步。

  三年治水攻坚战中,通过补齐管网、源头治理、河涌清淤、生态补水四招连发,安阜涌成为了坦洲镇水污染治理的典型范例。

  本报记者 黄靖怡

  ■抽丝剥茧查管网 挨家挨户找源头

  安阜涌总流域面积3.4平方千米,主涌起自塔沙围泵站,自北向南流经坦洲镇安阜社区、同胜社区,最终汇入前山水道。管网长约21公里,流域内涉及多个小区、厂企、城市面源点需要整治,管线类型众多。同时,部分区域的污水管平均埋深较大,加上地质松软,给施工带来了巨大考验。

  “刚接到小区雨污分流任务时,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坦洲镇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工程技术员徐子文说,工程改造面广、体量大,需要协调很多部门,居民的投诉也随之而来,“大家对我们的施工十分不理解。”

  为此,徐子文与同事们逐一对接社区里的小区、物业,说明施工目的、计划以及工作内容,并针对居民投诉进行耐心解答,工程才得以按照图纸徐徐展开。

  然而,工程开挖后却让团队犯了难。徐子文说,图纸与实际情况有很多不符之处,除了登记在册的管线,还发现了不少私自埋下的管道,只能通过人工探挖的方式抽丝剥茧。

  “一些老旧的覆盖区暗涵几乎无法打开查看里面排放了什么污染物。”坦洲镇水务事务中心(治水)现场管理组副组长李建业说,为寻找源头进行截污,他们联合当地村委、生产队队长,逐家逐户拜访,详细了解每户的污水排放情况、化粪池位置以及排污口设计等。

  ■打通治水“最后一公里”

  打造“一河两岸”景观风景

  “看着工人们施工,我们心中还是有个问号。”家住安阜街57号的张老伯,推门开窗便能看到安阜涌,但他却极少开窗,“以前经过时只想着赶紧走,哪还敢开窗啊,很多人都被臭到搬出去住了。”

  面对居民的质疑,中建八局火力全开,加快建造管网,将污水准确输送到就近污水处理厂。“最高峰时,我们现场有700多人同时对108个作业面进行施工。”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中建八局现场负责人陈逸林说。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和雨污分流理念一样,需要把居民的生活污水接驳到市政污水主管,是治水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中山公用安阜涌项目一线工作人员温文彬表示,经过整治,安阜涌水质从2023年第四季度起持续改善,全年水体黑臭级别为不黑不臭,水质均值稳定在Ⅳ类,最好的时候可达到Ⅲ类。

  “现在空气清新,河里多了很多鱼虾,早晚时分大家都很喜欢来河边遛个弯。”如今看着河涌环境越来越好,张老伯的疑虑烟消云散。

  正推着婴儿车在河边散步的朱先生也深有同感。“我是重庆人,定居坦洲20年了。这两年看着河涌环境越来越好,更愿意继续留在中山生活了。”朱先生说,除了水质,河岸周边绿化也提升了,还新建了公园,平时没事就带孩子到河岸边散步。

  “我去年8月加入镇治水专班时,总体工程已经完成了八九成。工作中也深刻体会到,治水不是一两天的事情,需要统筹很多力量集中攻坚。现在看到环境变好,对日后的治水工作也更有信心了。”梁文俊表示,治好水后也要管好、护好水,后续会加大相关宣传,发动群众一起守护好安阜涌。

  ■水质转好

  生态园番石榴产量提升30%

  在安阜涌流经的新万农业生态园里,阿姨们正在分拣新鲜摘下的番石榴。“自从安阜涌整治好后,去年冬天,我们的番石榴产量比往年提高了30%。”园区负责人陈志新开心地说道。

  2020年夏天,陈志新的农业生态园进驻了安阜社区,占地近400亩,其中九成面积种植了番石榴。为保障水果品质,项目落地前,他亲自考察了周边土壤与水质条件。“当时安阜涌的水很黑,尤其大雨过后水质浑浊,很多鱼因缺氧而死亡。”陈志新说,为了解决用水问题,他规划了超10亩地在园区挖了条“护城河”,先从前山河取水补充合流至安阜涌,再将河水引至外围循环排灌,过滤且达标后才能进入园区内循环排灌。

  秋冬天雨水少,前山河水位较低,此时却是番石榴生长及销售旺季,一天要浇灌一次,用水十分紧张。但陈志新宁愿不浇水,也不敢直接用安阜涌的水。去年年初,他发现外围安阜涌的水质慢慢变好了,便专门委托坦洲镇农业农村局检测灌溉口水质。经检测,水质样品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这下我们就安心地把安阜涌的水放进来了。土地得到充分灌溉,果树吸收养分充足,产量上来了,还降低了用水成本。这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陈志新说。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