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5版:影像 新闻列表
~~~——

 
2025年04 17
乙巳年三月二十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5版 2025年04月17日 影像 扩展 收缩 默认

植保:无人机“上岗”
▲张友在操作无人机给农田喷药。
▲张友和农户在确认划分边界。
▲张友在给无人机电池充电。
▲张友和搭档将农药注入无人机盒子里。
▲飞手张友和他的无人机。
▲张友在操作无人机给果树喷农药。
▲张友摇控器上的飞行路线图示。
  当下,中山本地的荔枝、龙眼等果树已进入花期,保花保果杀虫成为稳定果树产量的关键环节。4月8日清晨,记者跟随资深植保飞手张友,来到位于南区街道的摘星农场探访。

  当日6时,天刚蒙蒙亮,来自中山市鹏兴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植保飞手张友和同事便来到摘星农场。随着张友在控制面板上的一轮操作,无人机腾空而起,在果园上方精准穿梭作业。每隔约10分钟,无人机便稳稳降落,张友的同事上前补充药水、快速充电,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今天我们要为五十亩荔枝、龙眼果树进行保花保果杀虫作业,预计两小时就能完工。”张友一边紧盯无人机飞行轨迹,一边介绍,“植保无人机在果树顶部喷洒药剂后,借助风场流通,相当于给果树来了一场雾化‘药浴’,浸润得更彻底。”相比传统的人工喷药,无人机喷洒不仅更均匀,还能大大节省药剂、人力和时间,大大提高了农业作业效率。

  据悉,团队已累计购置十几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飞防”作业结束后,无人机自动回程,降落在平地上,再进行自动清洗。

  “等到今年6、7月份挂果后,我打算开放农场做露营场地,让大家来烧烤、钓鱼、摘果。”苏健坤对农场的未来充满期待。当被问及为何愿意尝试使用植保无人机“飞防”时,他笑着指向对面山头:“要想荔枝、龙眼丰收,除了‘看天吃饭’,还要走科技路线,现代农业都要和新科技相结合才能走得更远。”

  图/本报记者 余兆宇 文/本报记者 高倩荷 图编/明剑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