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千百年来,云冈石窟见证了中外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的一次次握手,堪称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史书。
近年来,山西加强云冈石窟保护与研究,不断提高保护修复的科学化水平,并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底蕴,让人们在“活”起来的文物中感受文化力量。
成立于2021年的云冈研究院,是专门负责云冈石窟保护、研究与管理工作的机构。云冈研究院坚持“保护第一”原则,持续加强对云冈石窟各洞窟的病害调查、微环境监测和日常保养。一支“文物医生”团队对石窟进行“望闻问切”——石质文物修复、壁画及泥塑彩绘保护修复、可移动文物修复……他们建立档案、对症下药,让饱经风霜的石窟重焕光彩。
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借助文物保护领域尖端科技手段,目前80%的洞窟实现了全数字化保全。随着“数字档案”不断完善,文保人员可及时把握文物的形态变化,一旦文物受损,可进行精度极高的修复。一尊尊精美造像,正在突破时空束缚,在数字世界里实现“永生”。
2024年,云冈石窟景区接待游客444万人次。
历经沧桑,这部刻在石头上的史书已经翻开新的一页,国之瑰宝正在绽放时代光华。新华社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