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新闻 新闻列表
~~~——
~~~——
~~~——预计今年9月恢复正常通行
~~~——公交驾驶员关爱日唱响《中山公交,心路同行》
~~~——部分树木将移至沙咀公园种植

 
2025年05 21
乙巳年四月廿四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3版 2025年05月21日 新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香山古城7条道路启动升级改造
预计今年9月恢复正常通行
民族路改造工程已开始进场施工。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等了几年,终于盼到门前这条路改造了!”52岁的市民陈先生在石岐街道民族路上出生长大,成年后又在这条路上经营着一家古玩店。听到香山古城周边七条道路(泰安路、民族路、亭子下大街、湖滨路、太平路西段、太平路东段、拱辰路)改造升级的消息时,陈先生一家都喜出望外,“改造好了,老人家出门我们都不用再那么担心了。”

  陈先生对自家老人的担心,缘于他曾看见有老人被在店门口前不远处凹凸不平的地砖绊倒。陈先生说,民族路两侧人行道上的地砖由于年久失修、树木生长挤压等原因,许多地方不是破损,就是被“拱”得高低不平,行人行走难免磕磕绊绊。到了夜晚,两侧的路灯又较为昏暗,更是影响出行视线。

  随着香山古城周边7条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的启动,陈先生的担忧将烟消云散。石岐街道城建局工作人员曾小洲介绍,石岐街道从5月19日起,将对香山古城周边七条道路进行分段半封闭或全封闭施工,改造内容包括路面修整、人行道整体改造、“三线”下地、街道歪树修剪或迁移、强弱电改造、路灯提升等,预计2025年9月恢复正常通行。

  7条道路的人行道施工期间将进行分段落进行单侧半封闭围蔽,占用一个行车道,同时留设临时行人通道,供行人、非机动车通行。施工内容包括翻新或新建人行道,统一更换为花岗岩砖;新建通信管道;对道路沿线的停车位、侧石、树池、边坡水沟、路灯等设施进行配套提升改造。车行道施工期间将根据施工情况进行分段落、单侧半封闭、间断式全车道封闭施工,施工内容包括按维持现状断面进行加铺沥青混凝土,或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段落进行病害整治后进行加铺沥青混凝土,同时对现状雨污水井盖、排水边沟、交通标志标识等配套设施进行一并改造,部分路段还涉及过路“三线”下地改造。

  “像民族路上具有特色的‘国际象棋井盖’,我们都会进行保留。”曾小洲表示,他们在改造过程中会特别注意将富有本土特色、城市记忆的“老物件”进行完整保留。对于7条道路两侧年久失修的房屋外立面,石岐街道目前正在与爱心企业开展对接,计划依托“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契机,充分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帮扶,为城市建设发展注入活力。

  据悉,民族路原为西市,1925年改称为民族路,1967年曾改为东风路,1981年夏至今沿用民族路这一路名。民族路被誉为“中山最早的CBD”。1925年,南洋华侨归乡建起骑楼商铺,药铺、茶楼鳞次栉比。1984年发展为小商品市场,后来也称之为“女人街”,不少中山初代个体户,就是在这条街上实现了“淘金梦”。

  如今,这条有着南洋骑楼拱廊与民国青砖小巷的大街,正凭借着独特的风韵,吸引着不少年轻人争相涌入,将一台台咖啡机、制冰机搬进百年老屋,让古城“活”起来。“这也是我非常期待改造的第二个原因,希望这里基础设施改造好了,真正实现活化起来,让这里人气更旺,也带旺我的生意。”陈先生笑着说。

  本报记者 江慎诺 通讯员 万双双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