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通车前,禾舍民宿在工作日的入住率较低;通车后,工作日的订房也基本满员,周末就更紧张了。”“深中通道通车以来,星舰营地入住率增加三至五成,客户多数来自深圳、广州及港澳。为迎合市场需求,星舰营地也增加了客房。”
自深中通道通车以来,南朗街道积极推进农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有效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全面增长,还显著提升了整个区域的宜居宜游宜业环境。这一系列的举措,为南朗街道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发展动力。
■“民宿集群”IP品牌助力农文旅产业异军突起
在崖口村旧电厂,这里正在紧锣密鼓地改造中,并有望今年之内变身为乡村酒店。根据计划,由投资方在崖口村注册成立“广东简庐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投资营运主体,重点打造“简庐-1957电厂民宿”和“简庐-电厂咖啡店”两个品牌,并且以崖口村为支点,着力发展乡村文旅民宿酒店产业。
简庐-1957电厂民宿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投入1300多万元按照高端精品民宿酒店的标准建设。
简庐-1957电厂民宿酒店划分为住宿区、电厂餐厅、电厂咖啡厅三大功能区。其中——
住宿区楼高四层,布置14间豪华套房,设有住客接待中心(前台接待区、接待休息区、餐吧区、会务区、茶息区),以及独立观光电梯、顶楼无边际戏水泳池、健身房、洗衣房、儿童玩乐区、空中花园区、团建篝火活动区等住客专属配套设施。
电厂餐厅层高6米,保留电厂原有发电机组及管线管路,展示崖口电厂生产发展历史结合工业风的调性,融入西式餐饮,还原一座生动的电气工业展馆的同时体现更多的生活气息。
电厂咖啡层高6米,怀旧设备+咖啡是绝配,保留原有电厂的生产工作场景,加入现代咖啡文化,让客人体验不一样的电厂怀旧风情。
早在今年1月,崖口村还新开设了一家网红打卡点——野小院·崖口店。野小院主理人谷政朝是来自湖南的新中山人,因被崖口村优美的生态环境所吸引,决定在此创业。
“野小院”以石墙为特色,半开放式的小厨房被石墙巧妙包裹,屋檐下悬挂的茶幡在蓝天下随风摇曳,仿佛是从石头中跃然而出的小铺。这种别具一格的设计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使“野小院”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胜地。
目前,随着南朗街道农文旅产业的崛起,仅崖口村就有多家民宿。这些民宿依托崖口的稻田风光和海岸线风景,逐渐发展起来,也让崖口村的民宿品牌IP崭露头角,成功培育出禾舍书屋民宿等4家“广东省首批乡村民宿示范点”,“崖口民宿集群”初具规模。
据了解,南朗街道民宿发展起步于2018年,目前已建有禾田香野、禾舍书屋等22家特色民宿,大多由当地村民利用自有住宅进行改造而成,同时也有一部分由外来投资者租赁乡村旧房改造建设而成。这些民宿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个人独资自主经营和合伙投资共同经营两种形式,主要分布在崖口村、翠亨村、白企村、冲口村、左步村等乡村旅游热门地区。
以禾舍民宿为例,深中通道通车后,每周五、周六入住率显著提升。“为更好地服务深圳家庭游客,我们在2024年年底对民宿进行全新改造,增加更多亲子房,提升游客的体验感。”禾舍书屋管家林小姐说。
南朗街道宣传和教体文旅办公室主任李惠兴透露,在深中通道通车前,民宿在工作日的入住率并不高,深中通道通车后,即使是工作日,民宿也时常出现满房现象。“深中通道通车以来,南朗街道新增了2间旅游民宿。今年,计划打造1家乡村酒店。”李惠兴说。
“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农村产业转型、吸引城市资本的流入和村落文化传承等系列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李惠兴表示,南朗街道将民宿与周边景区、休闲体验、体育健身、非遗、美食、民俗文化等融入一体,提升南朗街道民宿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带动力。“‘民宿+文化体验’‘民宿+田园观光’‘民宿+休闲养生’‘民宿+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兴起,越来越多村里人吃上‘旅游饭’,借助旅游民宿实现就业、增收。”
■将南朗街道建设成为
宜居宜游宜业的地方
深中通道通车之后,珠江口东西两岸资源要素高效流通,南朗街道的产业吸引力也显著增强。随之而来的变化,便是以往深藏闺中的南朗美景和特色美食,正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提升南朗街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作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南朗街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崖口飘色”,各级文物124处。南朗街道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陶醉,千亩稻田如诗如画,华山围东堤拥有美丽的海岸线,滨海温泉让人流连忘返。而崖口、横门两地更是海鲜美食的聚集地,各种鲜美海鲜令人垂涎欲滴,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美食体验。
以民宿为支撑点,以美食为吸引点,南朗街道借势于深中通道,正逐步形成多点开花、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白企村是有名的“厨师村”,超过六分之一的村民从事过厨师职业,村中拥有近20家农庄,也是南朗街道最大的客家村落。近年来,白企村举办客家粄制作比赛、齐心宴等,为游客消费者提供传统客家美食。
自深中通道开通以来,这条“厨师村”生意火爆。以红记农庄为例,食材基本源自本村种植与自家饲养,客流量增长近三成,周六日尤为显著。客人来自深圳、佛山、广州。客家咸鸡、乳鸽等店内招牌农家菜销量增长五成,营业额同比增长近15%。
与此同时,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和中山优越的生态价值,翠亨新区(南朗街道)越发成为香港居民购置房产的热门选择。其中,不少香港街坊特别提及了一个共同的愿景——退休后,希望在马鞍岛,又或者在南朗定居、养老。这一趋势的背后,凸显出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在交通的便利性、环境的优越性以及生活的舒适度等方面的综合吸引力。
在深中通道的持续赋能下,翠亨新区(南朗街道)还以“近水楼台”的方式承接了深圳的产业外溢,转化为深中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引擎,并最终形成全民创业热潮,助推南朗街道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格局。
统计数据显示,深中通道通车以来,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南朗分局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氛围,创业孵化营20个创业项目签约落地“翠亨创客驿站”;大力开展新型就业服务,实地走访77家企业开展“访企探岗”拍摄等工作,助力企业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将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建设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