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5版:经济 新闻列表
~~~——
~~~——
~~~——
~~~——

 
2025年07 04
乙巳年六月初十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5版 2025年07月04日 经济 扩展 收缩 默认

通过直播带货和培育治污绿植,大桂园林带动200多名花农年均增收百万元
“云”端拓市场 领跑致富路
陈小静与邓大桂一起查看睡莲长势。本报记者 文波 摄
  本报记者 柯颂

  7月3日中午,位于中山市横栏镇的广东大桂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桂园林”)总部的水生植物种植区里,2万盆盛放的睡莲被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搬上货车,它们即将奔赴广州南沙,为全运会场馆的水景增色。大桂园林总经理陈小静蹲下身,指尖轻拂过莲叶边缘,丈夫邓大桂则举着手机与物流方确认发车时间,夫妻俩额角的汗珠滴落在湿润的泥土上——这对花间夫妻正是横栏镇近百户花农奔向致富路的缩影。

  ■带动200多名花农年均增收百万元

  “以前守着基地没销路,现在跟着陈小静拍抖音,订单逐渐增长。”一诺园林老板彭波站在自家池塘边,望着长势喜人的再力花感慨道。以往,横栏花农多依赖传统批发模式,销售半径局限于华南地区。

  2019年,陈小静以“探花姐姐”为IP打造短视频矩阵,将抖音、视频号变成“线上花市”。她不仅通过直播带货让自家订单激增,更带动周边花农一同培育具有治污能力的绿植,对接全国工程需求。“参与大桂园林的销售渠道后,我们今年接到的湿地公园项目订单比去年多了40%,现在客户都冲着‘生态治水套餐’来。”伟顺苗木老板梁翠伟翻开账本,脸上洋溢着喜悦。

  更让花农们振奋的是销售版图的扩张——锦辉花木场冯锦辉指着墙上全国发货地图笑道:“过去只敢卖到华南,现在内蒙古、山西的工程商都来要货,邓老板带着我们研究耐寒品种,一些品种在北方冬天也能活。”千禧园林老板廖爱福则捧着刚采收的免修剪菖蒲苗说,“他们引进的智能水肥系统太管用了,今年跟着种的新品种,单株售价提高了20%。”

  据统计,大桂园林通过“线上引流+线下联动”模式,已带动横栏镇200多名花农年均增收上百万元。

  ■多品类植物提供绿化方案

  在南沙全运会场馆的水景设计图上,芦苇、美人蕉、鸢尾等水生植物被巧妙排布,构成一套“绿色污水处理系统”。“这些植物的根系就像天然过滤器,能吸收污水里的氮、磷,微生物还能分解有机物。这样做的成本比传统铺管道、加药剂的方法低60%,还不怕二次污染。”邓大桂蹲在基地的生态水池边,抓起一把淤泥解释道。

  大桂园林的100多亩种植基地里,挺水、浮叶、沉水植物全品类覆盖,仅睡莲就有数个品种。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技术合作,企业引进“赤剑莎”“免修剪菖蒲”等品种。其中,“赤剑莎”因直立性强、景观效果持久,成为市政项目的“香饽饽”;“免修剪菖蒲”则以耐粗放管理特性,大幅降低养护成本。

  如今,从广州黄埔公园的生态湖到顺德白鹭岛湿地公园的河道,从深圳荔枝公园的景观池到中山的尾水处理工程,大桂园林的水生植物已参与超过300个生态治理项目。“上个月刚给珠海航展的谦益堤段做完水生态修复,现在鱼虾都回来了。”陈小静翻开手机里的对比图,曾经浑浊的河道如今已碧波荡漾。

  ■计划将业务与文旅相结合

  “别人卖苗子,我们卖‘一站式解决方案’。”陈小静道出企业突围的秘诀。企业依托中山、江门等地1000多亩自有基地能实现四季稳定供货,拥有丰富经验的施工团队能从方案设计做到后期养护……这种“全品类供应+全流程服务”的模式,让大桂园林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今,其服务范围已覆盖广东、湖南、广西等12个省份,成为生态治理领域的“隐形冠军”。

  不仅如此,大桂园林还是“广东省巾帼创业基地”,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范本——在台山、恩平、横栏的基地里,数百名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水生植物从“治污绿植”变成“致富绿植”。

  “接下来想把业务和文旅结合,让更多人来看‘污水变清’的奇迹。”陈小静计划在基地打造生态科普馆,让游客体验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过程。邓大桂则透露,企业正与文旅集团洽谈合作,拟在湿地公园项目中融入研学、露营等业态。

  在“中国花木之乡”横栏绿色发展的浪潮中,邓大桂与陈小静夫妇正带着花农,用水生植物的根系,在污水与沃土之间,编织出一条可持续的奔康之路。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