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乐百年发展史中,吕文成是绕不开的里程碑式人物。这位生于香山(今中山)的乐师,以一把高胡改写了粤乐的音色基因,更以《平湖秋月》《步步高》等经典之作,构建了岭南音乐的精神图谱。
吕文成的音乐革新,首推其对乐器形制与音色体系的突破性重构。20世纪20年代,他打破二胡横置膝上的传统持奏方式,创造性地将琴筒置于右腿,以竖式持琴法配合四度定弦的提升,催生出音色清越、穿透力极强的“高胡”。这一改良不仅让弦音从江南丝竹的温婉中突围,更以明亮如珠玉相击的特质,完美契合了粤乐热烈明快的地域风格,使高胡迅速跃升为粤乐主奏乐器,彻底改写了岭南音乐的音色版图。
在经典之作《平湖秋月》中,高胡的革新魅力得到极致彰显。乐曲开篇,吕文成以独特的滑音技法在琴弦上游走,宛如月光倾泻湖面时泛起的粼粼波光。颤音的细腻处理,则将晚风拂柳的轻柔姿态化作流动的音符。五声音阶的运用既承袭了古曲“空灵写意”的东方美学,又通过节奏的巧妙编排,赋予旋律广府文化特有的洒脱明快。更具开创性的是,他大胆引入钢琴作为伴奏乐器,让西洋乐器的和声体系与高胡的单音旋律交织碰撞——当钢琴的低音如潮水漫过珠江口,高胡的清亮音色恰似月光穿透云层,两种文化符号的交融,将岭南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品格,凝固成永恒的音乐意象。这种将传统器乐改良与跨文化融合的创新实践,不仅为粤乐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更成为近代岭南文化锐意进取的生动注脚。
《步步高》以极具辨识度的节奏语言,将创新精神镌刻于粤乐历史长卷。全曲以密集三连音构建递进式旋律框架,犹如阶梯层层攀升,赋予乐曲鲜明的动态推进感。高胡在演奏中展现出独特的刚劲质感,其音色利落如翠竹拔节,清脆而富有穿透力,每一个音符都饱含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配器上,木鱼以均匀短促的敲击勾勒出点状节奏,与弦乐绵延不绝的线性旋律形成精妙的“点线对话”——木鱼的顿挫如奋进途中的坚定步伐,弦乐的流转似持续向前的不懈动力,两者交织成富有张力的听觉图景。
这种节奏设计不仅在音乐技法上独树一帜,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涵。三连音的持续推进,暗合《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哲学内核,传递出积极进取、永不止步的精神追求;同时,音乐中蕴含的蓬勃朝气与果敢力量,也精准具象化了近代广府人敢为人先、勇于突破的开拓精神。在近代岭南地区工商业蓬勃发展、社会变革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步步高》以音乐为媒介,将地域文化中锐意进取的品格融入音符,使乐曲超越了单纯的娱乐功能,成为岭南精神的声音图腾。它不仅是听觉艺术的杰作,更是一部用旋律书写的岭南文化史诗,至今仍激励着人们砥砺前行。
吕文成的艺术成就,本质上是香山文脉中开放、革新、乡愁“三重基因”的音乐显影。这位从香山走出的音乐大师,以西洋乐器融合粤乐的创新实践,诠释了岭南文化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通过高胡改制与曲式突破,展现了香山人敢为人先的革新精神;而其作品中对岭南风物的细腻描摹,则深植着游子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这三重文化基因,在吕文成的音乐世界里交织共鸣,构成了独特的精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