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五桂山街道桂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家和来到原野之上民宿,与民宿主理人刘昆深入交流,细致问询其经营中的实际需求与发展难题。
作为广东省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表现突出个人,谢家和推动完成了桂南大道沿线和旗溪村农房风貌提升共148栋;新增停车位168个,绿化修复面积超14000平方米;打造“旗溪创谷”吸引50名青年创业;2024年带动村集体创收超1200万元。在他的有力引领下,桂南村不仅成功入选首批省级典型村,更成功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乡村振兴的活力持续彰显。
■攻坚:提风貌兴业态
据谢家和回忆,三年多前的桂南村,虽有“中山绿肺”的生态底色,却难掩发展的滞缓:农房布局稍显凌乱,年轻人多外出打拼,留下的老人守着闲置的老屋,村庄里少了几分生气。作为土生土长的桂南人,看着家乡未能绽放应有的光彩,他感到惋惜。
转机出现在“百千万工程”的春风里。谢家和敏锐地抓住政策机遇,积极协调五桂山街道办事处、结对帮扶国企与村民代表、党员志愿者组成了近200人的攻坚队。大力推广“四个一点”模式——政府出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社会资本出一点、村民出一点,硬生生啃下了农房风貌提升这块硬骨头。
谢家和带着村两委干部逐户走访,举例子列事实打动村民,告诉村民改造后租金能涨多少、环境变好后生活质量怎么提升、游客增多后赚钱的商机在哪儿。村民毛先生回忆道,过去,他们村里的老房子无人问津,难以租出。现如今,这些房子经过风貌提升后几乎都被预订租满了,有的还被精心改造成乡村民宿,吸引很多外地游客来消费。而且,就连土地租金也大幅上涨了,2000多元一亩了。
通过三年多的攻坚提质,现在的桂南村风景美如画,成为热门旅游胜地。随着客流量日益增多,村里的乡村业态也愈发丰富多元。咖啡店、研学基地、马场、书房、民宿等新业态持续兴起,带动了乡村的兴旺发展。
■造血:强村公司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环境变美只是第一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才是硬道理。”谢家和深知,乡村振兴不仅要输血,必须建立造血机制。2022年,谢家和发挥团队协作力量,牵头成立强村公司,带着村两委干部四处招商引资,探索乡村市场化实验。2023年9月,桂南村创新推出“桂南学村”公共品牌,通过整合村内优质研学资源,构建起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推广的研学服务体系。
“旗溪创谷”作为中山市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基地,如今聚集了近50名青年人才,其中既有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也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高知“新农人”。谢家和常来这里和年轻人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如有人需要对接研学资源、希望开通到市区的班车、创业资金的申领等。谢家和一一记录好,尽量协调解决。
强村公司的“磁吸效应”持续显现。“桂南学村”推出至今,已常态化落地自然教育、劳动教育等研学活动超150场,累计参与人数上万人次,研学产业直接为新老村民创收超25万元;“旗溪创谷”已经吸引了42个创业项目落户,形成20个“新农人”项目集群。数据显示,2024年,桂南村集体收入达1200万元,其中强村公司带动周边业态增收超200万元。
如今的桂南村,处处透着生机与活力:今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近4万人次,同比增长5倍;亲子家庭通过“桂南学村”开展各项研学活动,老人们在文化广场上跳广场舞,年轻人在“旗溪创谷”里讨论项目……
“这份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是给所有为桂南村奋斗的人的。”获得全省“百千万工程”工作表现突出个人通报表扬后,谢家和脑海里,已然有了新的工作计划:推进砂石厂搬迁释放产业空间,在物业楼顶建光伏电站增加集体收入,提升整村道闸系统优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