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峰后人向市档案馆捐赠了一批重要档案史料,其中包含一本黄峰在1937年底至1938年初的学习笔记,这份笔记历经岁月洗礼,弥足珍贵。
黄峰后人还向市博物馆捐赠了藏品《民族的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陶瓷工艺品。未来,黄峰后人将陆续向市博物馆捐赠其父亲黄峰使用过的一批珍贵实物资料。
谈及那本学习笔记,黄峰后人代表、黄峰儿子黄海宁眼含热泪地介绍其来历。他表示,1937年,父亲黄峰与广东广雅中学第一批学生以及其他进步青年一同奔赴延安。这本笔记完整记录了前往延安一个多月路程中的种种见闻;笔记中还记录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等当时中央领导人的重要讲课内容;还有黄峰本人300多页读书笔记内容。至今它已被妥善保存了近90年。黄海宁称,之所以选择将其捐献给市档案馆,是因为档案馆有着良好的保管条件,能让这份珍贵史料完整留存。
捐赠仪式结束后,黄峰后人与现场嘉宾一同参观了现馆藏于市博物馆、由黄峰1938年从延安带回来的《马克思与恩格斯之宣言》(即《共产党宣言》)等藏品。
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郭昉凌讲述了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原来早在2000年,我市筹拍庆祝建党80周年电视文献纪录片《珠江怒潮》,工作人员前往黄峰家中采访时就发现了该笔记。如今,黄峰后人同意将一批延安时期的学习书籍移交市档案馆研究保藏,让史料成功回归家乡。
另据悉,黄峰后人抵达中山后,第一时间到沙溪镇申明亭革命史迹馆和家乡老屋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