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焦点 新闻列表
~~~——创业青年、城市更新、商业升级、深中联动、基层治理,这些亲密“合作”带来不寻常的城市风景

 
2025年09 12
乙巳年七月廿一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3版 2025年09月12日 焦点 扩展 收缩 默认

老街柏苑路何以成为中山Citywalk“顶流”?
创业青年、城市更新、商业升级、深中联动、基层治理,这些亲密“合作”带来不寻常的城市风景
柏苑路一带开了不少时尚餐饮店。
柏苑新村紫荆阁一处用单车房改造的咖啡馆。
柏苑新村紫荆阁在楼宇中增设平台,为居民拓展活动空间。
  9月,中山的天气有了丝丝凉意,以林荫道、老街区和漂亮店火出中山的柏苑路仍然生机勃勃。忙碌的人们在踌躇满志地计划着新行动——人气餐饮店亚金金老板梁德明正在物色新的店铺,花苑社区党委书记郭晓静正计划开展“益点子”微创投比赛,一位行色匆匆的女孩正筹备在此开一间书店……

  不知从何时起,柏苑路开始频频出现在中山年轻人的社交媒体上。谁能料到,深中通道开通以后,这里会一跃成为中山Citywalk(城市漫游,也称压马路、扫街)的“顶流”?在游人眼中,绿树成荫的街道,琳琅满目的特色店铺,有故事的店主,满街的潮人,皆是Citywalk的风景。

  郭晓静给记者展示的一张图片显示,以柏苑路为中心的花苑社区范围内,已经集聚了127家餐饮店,从潮玩咖啡到主题小酒吧再到手作烘焙店,包罗万象。她感叹道:“在这里办活动时,我才发现,原来身边有这么多年轻人!”

  柏苑路这道不寻常的风景,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记者深入走访,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自带“松弛感”的老街

  时光倒流至2022年4月,澳门青年梁德明的东南亚餐厅“亚金金”在柏苑路开业。“顾客反响很不错。”他回忆,此前,柏苑路上的商铺,大多数是服装、百货、生活服务店,只有离他餐厅不远处有一家“上上签”茶饮店,老板是沙溪青年冯嘉锐。

  “10年前我刚开始做餐饮时,就打算选这里了,但没谈拢。”梁德明认为,柏苑路交通方便,小区众多,生活气息浓厚。所以,第二次开店时,他还是选择回到这里。“柏苑路位于假日广场和利和广场中间,是游客和本地人都会经过的地方。”梁德明对店铺周围的交通和配套甚为关注。

  建筑设计专业出身的冯嘉锐则对城市环境更加敏感。在他看来,老树、老房、宽阔的马路、慢悠悠的行人,这些就是生活,而餐饮也是生活。“柏苑路有丰富的城市肌理和浓厚的市井烟火气。”5年前来柏苑路开店时,冯嘉锐的脑海中就呈现这样的画面——大树下,客人们要么三三两两地聊天,要么一个人静静地看人来人往,如此度过一个下午。“这种松弛感,是大商场无法提供的。”

  老小区“活”了

  在“亚金金”和“日落咖啡”开业的同年11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师柳恒和同事第一次来到中山。他们的任务是为东区街道的几个老旧小区提供改造方案。这些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开放式小区,曾经为中山人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让这座城市赢得了令人瞩目的联合国人居奖。三十多年过去,房屋已经破旧,小区也已老化,中山在2022年按下了改造老旧小区的“加速键”。

  “第一次踏入柏苑新村、花园新村时,我们就喜欢上这片社区。”柳恒感觉,这些小区富有年代感的马赛克外墙,是一种独特的视觉符号,是弥足珍贵的城市印记。她在设计方案中沿用马赛克元素,让它们继续讲述这座城市的故事。

  再深入踏勘时,柳恒发现,社区商业中零星分布了不少网红店铺,它们借用社交媒体引流,生意不错。同时,得益于地理优势,柏苑路沿街的传统商业依然稳固,保持着较好的人流量。

  柳恒与伙伴们最终为改造方案定下3个关键词——记忆、活力、烟火。“街区的开放式设计加上这里的网红店,可以很好地撬动人气支点,让整个社区‘活’起来。”

  他们将紫荆阁与莲花阁附近的一条南北相通的车道改成了步行道,上加连廊,串联底商小店,让网红店顺着步行系统继续“生长”。同时,他们竭尽所能地挖掘小区内部的可拓展空间,如给停车场增设上盖露台,作为儿童活动场地;或“见缝插针”地安排滑梯、跷跷板等儿童游乐设施,用设计的手法增设实用又有趣的场景。

  连廊完成后,柳恒当时还专门跑到旁边的兴华路观察效果。“带连廊的步行道很是显眼,会吸引行人走进小区探索,再通过他们在社交媒体分享一些有趣的店。可以预见,这个街区会越来越火。”

  2022年11月,中山召开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会议,东区街道相关负责人推介了“建设全龄友好‘网红’完整小区”路线。他表示,此次改造关注全龄友好,利用宅间闲置绿化打造中心广场、儿童乐园,保留亭子廊架等“乡愁”元素,塑造“网红”小区风貌。随着改造的逐步完工,东区的松苑街、松苑横街、柏苑新村、花园新村片区,库充一带的翡翠花园、新兴花园底铺和住改商民房、单车房,将成为年轻业态的创业宝地,吸引年轻人前来打卡。

  深中通道带来“排队潮”

  2024年4月,柏苑路柏苑新村花园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完工。2024年6月,中山人期盼已久的世纪工程深中通道通车。

  很快,柏苑路的Citywalk路线在社交媒体上红起来。老房子与林荫道交叠出的怀旧感,藏在老街区里的特色餐饮店,老小区里整片的马赛克墙,可可爱爱的儿童游乐设施……年轻的游客用这些图片定格下“最好逛的柏苑路”,也开发出越来越多的打卡场景。不久,中山人也加入到这场walk中。

  本就一位难求的“亚金金”餐厅在深中通道开通后,更是每逢周末便挤满了来自深圳甚至港澳的游客。2024年底,“亚金金”由3个铺位扩张到6个铺位。同时,梁德明发现,原先并不主打餐饮的柏苑路已经吸引了大批餐饮店进驻,连附近的内街——兴华路、建设路和旁边的华苑大街也新店密布。“这些新店都好有创意,我喜欢这样,店越多,顾客选择越多,整条街的氛围就越好。”只不过,梁德明自己想物色新的店址也变得困难起来,他想再开一间不同类别的餐饮店,但并不好找铺位。

  KOKO的咖啡店OTW几乎与深中通道通车同步开张。他在一间小区里面租下2个单车房,改造成小小的店面,店前修缮一新的亭子也变成客人的打卡点。“其实这里原本不是我的首选,但是后面发现,旧改翻新以后,很多年轻人会来这里寻找美食,拍照游玩,人气很好。”小成本投入,一年已经回本,KOKO觉得这种到老旧小区里面开店的创业对他来说很合适,既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能有符合预期的回报。

  而在冯嘉锐的观察中,老小区周围的店铺,原本就是年轻人进行低成本创业的不错选择。而在柏苑路片区整体人气红火的背景下,年轻人成功创业的概率也比较高。

  小成本店以外,一些有传统餐饮背景的年轻人也投入进来。今年初开业的“松云”糖水铺,因宣传装修花费百万元而得名“百万糖水铺”,老板欧华是中山餐饮业的“创二代”。开业以来,欧华积极在社交媒体上做推广,很多人因此知道了这间装修别致的中式糖水店。“港澳客人特别多,尤其周末,大概一半以上都来自港澳,周末一定是要排队的。”欧华介绍,相对较低的租金成本和火热的人气,是他加入柏苑路开店的原因,目前市场反应符合预期。

  如今漫行于柏苑路一带,漂亮小店让人目不暇接。即便是工作日的下午,许多店也毫不冷清,时髦的年轻人们,填满了所有个性的角落。根据花苑社区的统计,目前区域内各类餐饮店已经达到127家,主要为餐饮主食、咖啡甜品、酒吧、面包、茶饮类。

  “小区改造完工大概一年半了,我在小红书上刷到了大家对这个社区的喜欢,非常非常开心!”柳恒觉得改造后的社区涌现越来越多新潮的店铺,跟足了他们预想的“脚本”,但在小区里面拍婚纱,拍小朋友写真,玩滑板,开展咖啡户外活动,“这些是我们从来没想过的活动,超乎预期。”

  社区服务商户,流量反哺民生

  在柏苑路临街店铺前,长长的花箱一字排开,既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也为店面和人行道之间隔开了一米多的外摆空间。行人走累了,还可以在上面坐一坐。而在此前,店铺的经营被严格限制在店内,年轻人并不喜欢这么拘束的空间,店主也想招待更多的客人。

  小小的一条花箱道,得来却并不容易。郭晓静说,收到了店主想要外摆的诉求后,他们发现上海有些旧街就使用了花箱的办法,很值得借鉴。但是城市管理上并不允许,怎么办呢?社区将柏苑路实际情况,如餐饮轻食店集中,卫生压力小,道路宽阔有余量等积极向相关部门报告,通过多个部门的协调,最终社区的花箱街椅成功落地,其实用性也受到附近居民的认可。

  “这次,我真的要为街区的改造和社区的服务大大点赞了,街区改造得很好看又不失原来的韵味,社区又为我们想得很周到。”同时也是市人大代表的冯嘉锐,日常积极为城市建设提意见出主意,他认为柏苑路一带硬软件都很过硬。

  商家们也在积极参与共建共治。花箱内的植物,门前的卫生,公共区域的绿化,都由商家负责,几位商家还自己定制了花箱,种上了更漂亮茂密的植物。“比我们预想的效果还好。”郭晓静说。

  在花园新村108幢3楼的青年创业者“聚”乐部,时不时会进行如“热度如何维持下去”“商圈如何常青”的讨论。“聚”乐部理事长林迪分享道:“社区内可以考虑收集消费者的意见,让消费者‘投票’决定商圈的新玩法。”对年轻的创业者来说,柏苑路一带已经是一个商业联盟,大家需要共同打造独属于这片社区的文化,才能形成更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郭晓静说社区乐见这种凝聚力,积极为创业者对接外出学习的机会,寻找与大企业合作的平台。她认为,共建共治共享,不止于居民,对生活在这里的经营业者来说,也是一样的。

  “以前办活动,总是找不到年轻人,现在才发现,身边的年轻人很多啊!”柏苑路红火后,郭晓静颇受触动。年轻店主们参加社区活动的热情也远超她的期待,端午节,有店铺捐献了500条粽子;每逢活动,店铺纷纷提供小吃饮品,社区活动变得朝气蓬勃,丰富多彩。还有很多店主动为社区老人提供帮助,关注社区公益。

  一路走来,社区与青年创业者在“你来我往”的互动互助中达成了一种默契:业态风向瞬息万变,唯有让年轻人真正扎根,才能守住城市烟火气。

  文/记者 李红 图/记者 文波

  专业视点

  老旧“网红街”

  更要健康生长

  柏苑路老街正青春,怎样才能健康长久发展?在长期致力于社区深度发展的设计师黄润琳看来,结合多地经验,如此老旧的“网红街”需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商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要变成创业者的“踩坑”之地。如果能有机构介入引导,可能会有积极作用。但从目前的反馈来看,柏苑路一带的商业回报率反馈都还是比较好的,没有出现其他城市人旺店难做的现象。

  他关注的另外一个关键问题,是商居和谐。他发现很多城市聚集在老旧小区周围的店铺,都有与住户发生矛盾。他的建议是,社区需要沟通好商户与居民的相处,同时商户也要有“社区是我家”的主人翁精神,自觉维护好社区环境。在黄润琳的观察中,目前柏苑路一带在这方面也表现得相当不错。

  记者观察到,柏苑路一带因为轻餐饮较为集中,卫生情况普遍较好。郭晓静介绍,之前遇到过居民投诉宠物外摆,社区与店主沟通协商后,宠物就被搬了进去。一般来说,社区在这方面能够起到很好的沟通和平衡作用。而且,目前小区房屋的租售价格和出租率都极大受益于片区的人气,很多居民都表达了开心和自豪感。

  黄润琳同时还认为,柏苑路一带的“打卡属性并不突出”,他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所谓打卡属性重,就是游客只拍照打卡,而不进行生活体验。而柏苑路提供了悠闲的生活场景,很多人在体验中分享,而不是“到此一游”,他认为这对老街区来说更能帮助其健康长久发展。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