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言我语,共话文旅兴农新路径
“城市文明大家谈”环节是活动的重头戏,神湾镇菠萝种植大户代表李标、“身边好人”代表邓琴、神溪村组织委员李佳莹三位嘉宾围绕“文旅融合如何带动神湾特色农业发展”“文明乡风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等话题展开讨论。
“借助这几年农文旅融合发展,神湾菠萝已经从‘田间果’变成了‘网红品’,不仅卖得更远,我们村民也挣得更多了!”李标透露,一方面,神湾政府将菠萝产业和本地文旅资源有机融合,以“神湾菠萝”为核心打造了“菠萝文旅IP”,把单纯的“买水果”变成了“沉浸式游玩”;另一方面,神湾结合当地山水风光、饮食资源,优化了众多旅游资源供给,让游客除了体验“菠萝文化”之外,还能尝到神湾特色河鲜海鲜,感受更多神湾的文旅特色。数据显示,这两年靠着文旅融合,神湾菠萝的年产值增长了近20%,带动200多户农户增收。
邓琴说,以前村里常能看到垃圾乱堆、家禽散养的现象,如今通过“文明庭院”“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培育,家家户户都自觉打扫房前屋后,道路干净了,河道清爽了,傍晚散步心情都舒畅多了。红白事的变化也很明显,过去讲排场、比阔气,浪费严重,现在各村有了“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既减轻负担,也减少了矛盾。
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如何“两手抓”“两手硬”?李佳莹表示,在产业发展上,他们着力做强特色农业和文旅融合,以神湾菠萝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开发出菠萝酥、菠萝月饼、菠萝啤酒等深加工产品,并设立多个农产品展销中心,同时通过打造菠萝文化旅游月、禾虫美食节等品牌活动,发展乡村旅游;在乡风文明建设上,他们每逢节假日便安排志愿者帮游客指引路线,宣传文明旅游、垃圾分类知识。
■文艺表演展现神湾魅力
当晚,10个精彩节目分为三大篇章上演,涵盖舞蹈、咸水歌、诗歌朗诵、武术表演、街舞、独唱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在村民“家门口”搭起“村晚”舞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盛的“文化大餐”。
悠扬婉转的神湾咸水歌《文明四季谣》唱响了神湾四季的文明风貌。神湾镇崇正学校的孩子们化身“文明小导游”,通过情景剧《非遗韵·菠萝甜》生动演绎神湾菠萝的文化内涵,童真童趣的表演让人眼前一亮,赢得现场阵阵掌声。神湾中心小学的诗歌朗诵《西江船歌载梦行》则用稚嫩而真诚的声音,描绘了神湾的水乡风情,表达出对家乡深厚的情感。神舟学校自强武术队带来的《文明少年展雄风》,一招一式尽显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
活动中还穿插了两轮互动问答,引得现场群众争相“抢”唛,气氛热烈非常。“‘百千万工程’具体是指?”“文明乡风建设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神湾镇近年来致力打造什么旅游品牌?”一个个问题在寓教于乐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更多群众对“百千万工程”和文明乡风建设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文明漂流瓶”汇民智
活动现场旁的“文明集市”,吸引着络绎不绝的群众前来打卡体验。
在“文明漂流瓶”意见收集摊位,“欢迎写下您对神湾、对中山发展的金点子!”工作人员热情地招呼声传入路过的群众耳中。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写道:“希望多举办一些亲子农耕体验活动,让孩子感受田园乐趣。”另一位退休教师写道:“希望可以挖掘更多神湾本土文化故事,让旅游更有深度。”不少小朋友也在家长的帮助下写下稚嫩却真诚的建议。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电子漂流瓶专区”,为群众提供了扫码在线提交建议的便捷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征集。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更多市民的声音被听见、需求被看到,集纳更广泛的“金点子”,市文明办近期特别上线了“‘文明漂流瓶’意见收集箱”小程序,广大市民朋友不仅可以通过该小程序参与问卷调查,反映身边的文明建设真实情况,还可以借助该平台献出自己的“锦囊妙计”,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也可以在此“许愿”,表达对文明城市建设的期待。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小程序作为征集民意的重要渠道,打破时空限制,可以让更多市民特别是年轻群体参与到文明建设中来。所有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都将被认真梳理、研究,有价值的“金点子”将纳入相关工作规划。本报记者 江慎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