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匆匆下车,脸上带着歉意:“今天回程堵了两个小时,平时一个小时的路程,国庆这两天得跑2到3小时。我吸取往年经验,再口渴也不敢多喝水,就怕途中影响营运和耽误时间。”一句朴实的话语,揭开了这位43岁公交驾驶员国庆坚守背后的故事——一份关于责任、奉献与自豪的叙事。
黄华明一边连接公交车充电桩,一边擦拭额头的汗水。下车后本该先上卫生间,但他第一时间检查了车辆电量状态。“下一班车马上要发,充电不能耽搁!”他笑着说。这已是他在深中通道开通后度过的第二个国庆值班日。从业十多年,黄华明驾驶公交车保持零责任事故。“开车首先技术过硬,第二心理素质好,第三要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乘客的生命安全是我最大的责任,永远牢记于心。”他语气坚定,手中的充电线缆在阳光下闪着光。他对堵车之累轻描淡写:“今天的小堵不算啥,适应并应对营运途中各种突发情况是我们公交驾驶员的本分。”
今年国庆客流激增,黄华明的付出远超平日。10月1日凌晨4点50分,天还未亮,他就提前40分钟起床,5点半前抵达公司检测车辆。“轮胎、电量、卫生,每个细节都要确保安全。”作为深中通道首批跨市公交司机,他见证了客流变迁:从深中通道开通伊始,跨市公交客流量持续攀升。“大家对公交认可度高了,我们更要扛起责任。”充电完毕,黄华明来不及吃午饭,又踏上了开往深圳的第二个班次。正午12点48分,电话那头传来他喜悦的声音:“乘客安全抵达深圳了,去程一路顺畅,没堵车,这下可以安心吃个午饭休整下了。”
黄华明的坚守,是中山公交集团国庆保障体系的缩影。公交集团公交营运部负责人王杰介绍,为应对深中通道开通后的第二个国庆客流高峰,集团提前增派20多辆应急车辆。“运力充足,车辆随时待命。”在中山公交集团运调指挥中心,“智能调度+人工干预”双模式动态调配运力资源,确保乘客“零滞留”。维修工团队24小时“备战”——每辆车回场都经历严格检验,排查隐患。
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公交集团加密了途经城轨站、商圈和景区的10条线路,累计增开520班次,运力投放较平日提升8%。仅10月1日当日,中山公交集团就累计发送7000多班次,运送乘客约30万人次,整体安全生产平稳有序。深中跨市公交日均达到350车次。
本报记者 柯颂 文波 通讯员 周群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