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镇光明村积极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村里以“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为抓手,全力清除蚊虫孳生源,“两委”干部和党员志愿者冲锋在前,村民纷纷响应。在这场全民行动中,吴初强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光明村党委书记杨炎萍介绍:“我们清理了20多处卫生死角,覆盖每条街巷。吴初强这样的老同志,是我们的‘活招牌’——他们一做,年轻人都不好意思偷懒!”这股力量,让全村迅速凝聚起“人人讲卫生、户户防疾病”的共识。
吴初强年轻时务农打工,为生活奔波半生,退休后才真正“闲下来”。吴初强动作麻利地搬开一堆杂物,当被问到为何选择当志愿者时,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有力:“以前没时间,现在身体还好,能贡献就贡献!”他的子女起初担心高龄劳作太累,但看到他每次回家精神抖擞,便全力支持。在村里,哪里有志愿活动,他就出现在哪里——社区巡逻、环保清洁、关爱老人,从不挑活。“通知一来,我就报到!”
吴初强回顾了父母从小教导的朴素道理:“做人就要‘做好人’,对社会有用。”年轻时,见人挑不动担子,他就搭把手;邻居生病,他帮着照料。
如今每逢志愿服务日,吴初强常常是清晨六点出门,和队友们清扫街道、倒积水、清垃圾。“最喜欢大伙儿一起干活,说说笑笑。经常有人感谢我们,让我干劲更足。”
据光明村委统计,老年志愿者群体已从最初的几人壮大到20多人,带动了更多年轻人加入。吴老对此倍感欣慰:“希望我能激励别人——年龄不是借口!”他常对同龄人说:“先搞好自家卫生,再力所能及帮人。”无论晴雨,他的计划始终如一:“只要身子还行,我就继续干!”
文/图 本报记者 柯颂 通讯员 苏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