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贵有恒。描绘新时代万里长江图,习近平总书记态度坚定:“只要坚持走,都会走到底,就怕来回来去改路线,什么时候能走到头”;擘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总书记明确要求:“决不半途而废,决不南辕北辙,决不回头倒退”。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从《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福州“3820”战略工程,到浙江“八八战略”,站在今天回望,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时领导编制的一个个长时间跨度的战略规划,决非着眼一时的孤篇,而是绵延不绝的实践续篇。
时间,在久久为功的累积中催生质变。
厦门从海防小城蜕变为开放窗口,福州从纸褙旧城发展为现代都市,浙江从资源小省转型为创新高地……它们以成功实践印证,“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干出来的都是实绩”。
大国复兴,志在千秋;跬步千里,积健为雄。
河北雄安新区雄安站候车厅,一座“千年轮”齿轮缓缓转动,走完一圈需一千年。它的起始日期被设定为2017年4月1日,那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消息发布的日子。
“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稳扎稳打,一茬儿接着一茬儿干。”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下,这座未来之城,将千年大计的定力和只争朝夕的干劲,融入每一寸拔节生长。
“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放眼神州大地,更多接续奋斗的画卷,铺展在新的征程上。
如期完成脱贫攻坚,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年年植树到代代治沙,推动荒山成林、沙地变绿,为了美丽中国久久为功;“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向着航天强国的星辰大海进军……
历史在砥砺中前行,未来在奋斗中书写。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调研。
日照港边,海天辽阔,碧波荡漾。总书记驻足码头岸边,临海迎风,远眺凝思。
看到港口职工朝气蓬勃、志气昂扬,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高兴,深情勉励:“我们都是奋斗者,从过去奋斗到今天,取得这么辉煌的成就。我们未来的目标很明确很伟大,要实现它,还得靠我们继续实干奋斗。”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2022年农历小年刚过,习近平总书记驱车沿着蜿蜒山路,冒雪来到汾河岸的村庄,走进老百姓家中,拉家常、问冷暖。
“现在村里水、电、交通都很好,大家都有事做、有收入,我们赶上了好时代,都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总书记的福。”村民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真挚的心声。
“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习近平总书记说。
一天天、一年年累积的沧桑之变,见证着人民政党实干富民,“好了还要再好,不能止步”的不变信念。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干给一任看。”30多年前,在福建宁德干部队伍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习近平同志把它进一步改为:“一任接着一任干,任任干给群众看。”
2015年,再次回到梁家河,同乡亲们一起回忆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坦露心扉:“那个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要为人民做实事”——这是坚定不移的初心,也是矢志不渝的行动。
大道如砥,不负人民。循道而行,功成事遂。
回望来路,“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
眺望前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憧憬和挑战,都激发我们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未来一定属于奋斗者。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