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活动聚焦香山先贤、近代出版家与教育家王云五,通过读者朗诵、专题分享、深度对谈、互动问答等形式,引领青少年走近本土文化先贤,传承香山文脉,激发青春智慧。
■走近王云五的出版与教育人生
活动现场,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金牌阅读推广人、中山纪念图书馆乡村领读人黄祖悦,以“文化巨擘与出版奇才:王云五”为题,带来一场深入浅出的专题分享。黄祖悦生动讲述了王云五主持商务印书馆、主编《万有文库》、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等卓越贡献,阐释其“普及教育、启迪民智”的文化理想。
黄祖悦认为,王云五不仅是一位出版家,更是一位教育理想的践行者。其倡导“教育救国”,致力于将高深知识转化为通俗读物,推动《万有文库》以低廉价格发行,使千万家庭得以接触经典,被誉为“平民教育的推动者”。
■历史与当代的智慧交融
在主题分享后,黄祖悦与市阅读促进会副会长、暨南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山纪念图书馆乡村领读人马伟明,围绕“王云五精神的当代价值”主题,探讨了王云五“知识普及”理念在乡村振兴与青少年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马伟明表示,王云五的文化实践与当下“书香社会”建设一脉相承,其精神内核在于“让知识回归人民,让文化滋养生活”。黄祖悦则从教育角度强调,王云五的故事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的生动教材。
市实验中学学生李芊艾表示,通过这次阅读分享会,可以了解到这样一位“让文化变得触手可及,连接历史与现实”的人物,让人增强了对香山文化的自信与认同感。陈同学也难掩兴奋:“既能了解香山名人故事,又能收获高颜值文创,这让我想更深入地去挖掘本土文化的魅力。”不少学生反馈,此次活动让他们从“书本”走到“人物”,从“历史”连到“现实”,增强其对香山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以多元举措筑牢阅读根基
市实验中学教务处主任刘秋庚表示,为营造全民阅读的校园氛围,该校采取“课堂+阵地+激励”的多措并举模式,让阅读融入师生日常。在课堂教学中,学校专门开设每周阅读课,确保学生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图书馆作为核心阵地,每年持续购置新书、为教师订阅专业杂志,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馆藏资源。针对校园面积大、总馆位置集中的布局限制,学校创新推出“化整为零”的图书管理方式,将馆藏图书分流至各年级部设立分管图书角,方便学生课后随时借阅,极大提升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此外,图书馆还在晚自习时段开放为自习室,让学生在沉浸式环境中实现阅读与学习的有机结合。
市实中教务处主任刘秋庚表示,学校自去年起推出“十佳阅读之星”评选活动,成为激励学生阅读的特色品牌。图书馆会统计学生三年内(初中阶段)或六年内(初高中连读阶段)的借书总量,为借阅量名列前茅的学生颁发专属“阅读证”,让他们在收获毕业证的同时,带着这份阅读荣誉步入高校。
中山纪念图书馆辅导教育部主任吴军委介绍:“烟火中山·书香乡村”系列活动作为中山纪念图书馆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重要文化载体,持续以阅读为纽带,连接城乡、贯通古今。本期活动走进校园,不仅深化青少年对本土先贤的认知,也进一步推动书香校园与乡村文化的融合发展,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据悉,接下来,中山纪念图书馆将继续携手各方,推动“烟火中山·书香乡村”系列活动深入更多镇街、校园与社区,让书香成为乡村振兴的动人风景。
本报记者 高倩荷 余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