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焦点 新闻列表
~~~——

 
2025年10 23
乙巳年九月初三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3版 2025年10月23日 焦点 扩展 收缩 默认

第33届古镇灯博会上, 3600余家企业携近10万件灯饰照明新品参展
5万客商现场追光
10月22日,为期4天的第33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在中山市灯都古镇会议展览中心开幕。
客商在现场仔细观察、了解各种产品特性。
本届灯博会吸引了5万余客商前来。
参展商们凭借产品创新、场景体验与智能融合等吸引客商关注。
国内外客商们带着不同的采购与考察需求,穿梭在各个展区。
  10月22日,中山市古镇镇再次受到全球灯饰照明行业关注。当日,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以下简称“古镇灯博会”)盛大开幕,3600多家企业携近10万件灯饰照明新品及解决方案参展。实名登记的5万余名客商,也从各地聚集古镇镇,在现场感受行业前沿动态,亲身体验“灯光盛宴”。

  灯博会现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客商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古镇灯博会,不仅能了解到灯饰照明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新款产品和最优解决方案,还能与行业大咖面对面交流,洽谈合作事宜,实现共赢发展。

  本届古镇灯博会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参展商们又带来了哪些“压箱底”的产品,采购商们最想“薅”到什么羊毛?本报记者走进现场,一探究竟。

  三大亮点持续擦亮

  古镇灯博会“金字招牌”

  第33届古镇灯博会以全新面貌再度启航,通过展区升级、商贸联动与行业对话,多维发力,持续放大展会价值与影响力,进一步擦亮这一产业盛会的“金字招牌”。

  本届灯博会的一大亮点体现在展区的布局上。第33届古镇灯博会主会场设于灯都古镇会议展览中心,携手利和灯博中心、华艺广场、星光联盟等8大分会场,共同构筑展店联动、展网融合的“大灯博”格局。在展区设置上,本届更注重全链条、全景式呈现。主会场各馆既突出独立主题,也强调品类融合:A馆聚焦智能照明,集中呈现智能感知光控系统、AI调光等前沿成果;B馆主打家居与商业照明,引入自然光模拟、生物节律调节等光环境实景展示。此外,户外照明、文旅亮化、智能安防、机械设备及辅料配件等环节也一一覆盖,系统展现照明灯饰上中下游产业链,助力大中小企业聚链成势、协同发展。

  第二大亮点为灯博会现场多场商贸活动同步举行,供需“无缝衔接”。作为照明灯饰产业贸易重镇,古镇镇以灯博会为平台,践行“以展带会、以会促展”模式,积极培育贸易新业态,多场商贸活动同步举行,供需“无缝衔接”。本届灯博会联合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推出“电商高端私享会”“2025广东(中山)灯饰产业带新兴市场平台对接会”等系列活动,并举办“全球买家采购行”,邀请数百家海外实力采购商组团参会,通过供需配对会、分会场导赏、鸡尾酒交流会等形式,促进供采双方精准对接,深化务实合作。

  本届灯博会第三大亮点为搭建多层次对话平台,深化行业信息集聚。围绕供应链协同、跨境电商、照明产品营销创新、绿色照明等热点,灯博会搭建多层次对话平台,汇聚专家学者与头部企业代表,开展主旨演讲与专题研讨,深化行业信息集聚。包括“照明产品与营销创新交流会”“家居照明智能化生态共创交流会”等。其中,后者将邀请中国电信、小米等行业代表,聚焦产品智能化、生产管理数字化、研发与营销创新等方向,推动行业信息高效流通与资源共享。展会还将同步进行线上直播,打造链接全球产业链、驱动照明灯饰高质量发展的信息高地与交流平台。

  参展商靠“巧思+智能”圈粉

  记者在灯博会主会场看到,参展商们纷纷亮出“看家本领”,凭借产品创新、场景体验与智能融合,吸引海内外客商驻足洽谈。

  “小微小微,我要出门了。”上午10时,中山市骏语照明有限公司展位的智能体验间内,负责人苏卓燊正演示全屋智能控制系统。一声指令下,灯光自动调暗。他介绍,为参展本届灯博会,公司专门按不同居家场景打造三个智能体验间,让客商沉浸式感受智能照明的便捷与变化。“这套系统无需联网、不用额外布线,通过蓝牙就能语音控制全屋灯饰、窗帘等设备。”苏卓燊说,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在原有灯具中融入智能模块。“智能体验间很受欢迎,希望借灯博会让更多客户看到智能家居趋势。”

  不远处的中山市卡柏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展位,满是温馨艺术氛围。暖光从云石灯罩透出,与金属灯架相得益彰,吸引了不少海外客商。负责人王梁伟介绍,企业主营全铜灯饰,涵盖轻奢、北欧等风格,以OEM模式和外贸业务为主,可按客户需求提供不同品质标准产品并批量生产。“结合近期外贸销售情况,我们调整了展位设计,从主推水晶灯转向更具质感的云石灯系列,贴合欧美市场审美。”一个上午的时间,企业已接待多位国外采购商,也有国内跨境电商卖家洽谈。

  记者走访发现,智能技术与AI应用成本届灯博会参展企业重要展示方向,多款实用又创新的智能灯具很受关注。主展馆入口显眼处,深耕照明67年的“中华老字号”佛山照明,其“适老化智能家居系统”吸引客商咨询。该系统集成跌倒侦测、心率监测、语音控制功能,覆盖老年人高频活动区域。其中,带跌倒侦测的吸顶灯最亮眼,监测到老人摔倒会自动报警并通知看护人员,保障居家安全。

  佛山照明展位负责人陆海鹏介绍,企业近年持续投入智能研发,结合老年人视觉特点与安全需求,引入智能感知、光谱调控技术,推出多款适老照明产品,已应用于家庭、养老院、医院等场景。此外,企业还创新设计“天空灯”和“助眠灯”:前者模拟晴天自然光,将“晴天”带入室内;后者结合催眠功能与明暗调节,缓解焦虑、优化睡眠体验。

  采购商

  靠眼力“淘宝”

  参展商使出“浑身解数”借助灯博会平台展示企业产品的同时,来自国内外的客商们则怀揣着不同的采购与考察需求,穿梭在各个展区,徜徉在琳琅满目的灯饰照明新品海洋,仔细了解产品特性、洽谈合作可能,热闹的氛围中尽显产业活力。

  “我从江苏扬州来,做户外亮化工程的,这次和同行来‘扫货’看行情!”扬州中煜照明负责人张福平是灯博会“老熟人”,他笑着说,去年就来考察过,今年虽不参展,但目标很明确——挑市场新款户外亮化产品,摸清行业最新动向。聊起产业联动,他提到,目前已有江苏部分厂家参与古镇户外灯展板块,未来两地在户外照明领域的合作空间值得期待。

  与紧盯户外领域的张福平不同,湖南邵阳宝丽华灯饰总经理曾涛把“淘宝”目光锁定家装照明。“我们门店在建材城,智能灯具和平板吸顶灯卖得最好,这两类就是我这次重点盯的货。”曾涛直言,现在家装市场对智能、节能类灯饰需求看涨,正好契合新生代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境外采购商的“淘宝”身影同样活跃。希腊客商Chatzinontiois Asterios(音译“阿斯特里奥斯”)已连续十年参会,多年来一直从这里采购灯饰。“展会氛围好、产品全,合作得放心!”他直言,这次是专门为Led灯来的,早已列好采购清单,盼着能顺利“淘”到满意产品,满载而归。

  从户外亮化到家装智能,从国内采购商到境外“老客”,不同领域、地域采购商的多元需求,既体现古镇灯博会对各类市场需求的精准覆盖,更折射出全球灯饰产业的蓬勃态势,为行业创新与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AI大模型赋能产业 陶瓷灯饰跨界创新

  古镇灯博会首日,有两件事引起观展者极大兴趣。一是“星曜·智汇”照明灯饰AI大模型平台发布,由多方共建,从生产、营销、服务、供需四端赋能产业,推动古镇灯饰迈入智能化升级新阶段;二是潮州陶瓷与中山灯饰跨界融合结硕果,超百种陶瓷灯具新品亮相,兼具传统工艺与现代功能,展现两地产业链协同创新活力,同时也面临融合过程中的多重挑战。

  灯博会开幕当日,“星曜·智汇——照明灯饰AI大模型应用平台”发布仪式举行。该平台落地,标志着古镇灯饰产业正式迈入AI驱动全链路智能化升级新阶段,为“灯都”金字招牌注入数字新动能。据悉,平台由中山电信联合古镇镇政府及行业资深企业共建,是以灯饰行业数据为驱动、垂直大模型能力为核心的全链路智能赋能平台。

  中山电信政企部副总经理江艳敏介绍,平台依托中国电信“云网融合”优势,整合古镇灯饰产业原始数据与行业知识库,实现四大维度能力突破:生产端,AI辅助设计可降本提效;营销端,AI海报生成、数字人、跨境云手机等工具助力企业个性化推广、精准触达客户;服务端,带专属知识库的AI客服与企业助理24小时在线,优化售后且省人力;供需端,智能数据匹配系统高效连接买卖双方,破解交易痛点、提高产业协同效率。

  温润的潮州陶瓷与流光的中山灯饰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灯博会主会场,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主办、鸿兴·创谷承办的“CHINA LIGHTING WORLD”中山灯饰——潮州陶瓷产业创新精品成果展,以超百种陶瓷灯具新品,展现两地产业融合的创新活力与文化底蕴。

  展厅内,青花瓷灯展墙格外吸睛,青蓝釉色在暖光下晕开,花纹与光影交织出浓郁艺术气息。中山市创谷众创空间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邓秋平介绍,这些作品由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客座教授、汕头大学客座教授方振鹏领衔设计,既保留传统陶瓷温润质感,又融入现代照明功能。

  不远处的白玉质感陶瓷智控灯光墙,孔洞在AI光控下明暗交替,引得哥伦比亚客商追问细节与价格。

  邓秋平表示,展出陶瓷灯具均由设计师主导,风格多样,从可爱摆件到青花瓷与现代造型融合款皆有。产品在潮州完成陶瓷制作,再与中山灯饰组件结合,尽显两地产业链协同创新。在他看来,这种融合是传统工艺与现代载体的对话,更是产业升级实践。

  统筹 本报记者 卢兴江

  采写 本报记者 卢兴江 高倩荷 王蔚然 通讯员 薛雅静

  摄影 本报记者 缪晓剑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