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镇则聚焦“蚊媒防控”这一核心,开展“清积水、灭蚊虫、兑好礼”全民行动,以“零门槛”让更多人愿意参与、主动参与。居民只需清理房前屋后的积水容器、参与社区统一消杀,就能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羊毛大衣、沙溪凉茶等特色礼品。
“清理房前屋后本就是分内事,现在还能兑换礼品,真是意外之喜!”居民雷先生笑着说。他每天都会仔细检查小区的每个角落,及时清理积水容器,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消杀工作。
截至目前,沙溪镇已有多位居民通过积分兑换到好礼,西区街道的“志愿时间超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居民注册参与,社区防疫力量得到有效补充,群防群控的基础也更加牢固。
■严管重点场所:
以“靶向整治”筑牢防疫屏障
重点场所是疫情传播的“高风险点”,也是“科学防控”的关键阵地。连日来,中山各镇街对住宅小区、卫生黑点、农贸市场等关键区域开展“靶向整治”,既解决“老大难”问题,又建立长效管控机制,让重点场所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固堡垒。
在住宅小区防控上,横栏镇率先打出“标准化+精细化”组合拳:先是召开商住小区“两热”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明确物业企业在基孔肯雅热防范中的主体责任;再通过“镇村联动、分区到人”模式,对全镇27个小区实现检查全覆盖,重点排查楼顶天台、地下车库、景观池等易孳生蚊虫的位置。10月1日以来,该镇共出动检查人员138人次,督促清理积水卫生黑点112处,对8个问题较多的小区发出《整改通知书》,且全部整改到位。
针对长期困扰居民的卫生黑点,小榄镇于10月25日对永宁社区聚和路一处卫生黑点启动强制执法——这处三层民房因业主搬离后被当作“废品收购站”,垃圾杂物堆得比人高,周边居民多年来不敢开窗。28名专业清理人员从早上10点奋战到下午6点,共清运垃圾12吨,彻底清除这一“顽疾”。如今,小榄镇正以此次行动为契机,对全镇空置屋、闲置地、冷巷等开展全面整治,坚决斩断蚊媒传播途径,用“最快速度”消除疫情隐患。
对于农贸市场,港口镇则通过“培训+巡查+整改”筑牢防线:先是联合镇市场监督管理分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对6家农贸市场的出租方、管理方及卫生管理人员开展实操培训,详解消杀专业知识;再通过“查记录、看现场、问实情”的方式开展全方位排查,重点核查清洁消毒制度执行情况、积水点位清理情况,累计整改隐患38处;下一步还将开展“回头看”行动,对整改不到位的市场依法严肃处置,确保“人、物、环境”同防措施落地见效。
■护航企业园区:
以“精准服务”实现防疫生产两不误
“动态清零”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经济发展的稳定支撑。中山各镇街坚持“防疫、生产两手抓”,以“精准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制防控方案,通过“督导检查+专业指导+闭环管理”,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又解决生产中的防疫难题,让“顶格发力”与“科学防控”并行,保障城市发展大局稳定。
横栏镇针对工业、商业企业和工业园区特点,建立“联络员挂点+全覆盖督导”机制:一方面累计组织超300人次工作人员,对辖区规上企业开展多轮专项督导,推动企业主动配备专业消杀设备180余台,清理积水容器125个、垃圾黑点30处;另一方面对来自重点区域的200余名企业来返人员开展系统摸排与健康管理,阻断疫情输入风险。同时,该镇还安排专人全覆盖对接6家银行、8家加油站及大型商超、快递、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指导开展防蚊灭蚊消杀,让企业在安全环境中稳定经营。
火炬高新区科促局则秉持“管行业必须管防控、抓业务必须抓防控”原则,为企业防疫提供“全流程指导”:先是牵头制定《区规上工业企业、信息和科技服务业企业“两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建立“科促局全员+区属总公司”联动机制,实现对全区607家规上工业企业、31家信息和科技服务业企业的挂点服务全覆盖;再指导企业落实具体防控措施——督促企业执行“门前三包”制度,对厂区积水容器、绿化带死角、员工宿舍等开展“每日巡查、即时清理”,安排专人每日对公共区域喷雾消杀。截至目前,火炬高新区科促局已累计走访企业超1000家次,派发防疫宣传单张超1000份,区内近500家企业配置消杀器械,近100家企业与第三方公司签订消杀协议,建立“每日消杀+每周监测”长效机制。
从多元力量的协同作战,到群众主动的内生动力,从重点场所的精准管控,到企业园区的协同发展,中山各镇街以“顶格发力”的担当、“科学防控”的智慧,将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转化为守护民生的实际行动。接下来,中山将持续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爱国卫生运动不停歇,在重点领域再聚焦、在薄弱环节再发力,凝聚起上下同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文/本报记者 付陈陈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