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1版:要闻 新闻列表
~~~——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蔡奇主持 李希出席
~~~——
~~~——
~~~——
~~~——
~~~——

 
2025年11 21
乙巳年十月初二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1版 2025年11月21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苏炳添完成职业生涯“最后一舞”
百米终章 赤足谢幕
比赛结束后,苏炳添脱下战靴,与现场数万名观众挥手告别。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11月20日晚上8时25分,十五运会田径的压轴重头戏——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在广东奥体中心进行,从中山古镇走出的36岁“亚洲飞人”苏炳添迎来职业生涯的“最后一舞”。他作为广东队第一棒,率领刘洪熙、施君豪、陈冠锋3名00后运动员出战,最终以38秒71的成绩名列第四。此役,湖北队、江西队、江苏队分别夺得金银铜牌。

  决赛中,苏炳添领衔第一棒,新科200米冠军施君豪、百米好手陈冠锋共同出战。苏炳添的起跑反应依然出色,如离弦之箭般冲出;然而在二三棒交接时出现细微停顿,这个小失误让广东队失去了关键节奏;第三棒施君豪奋力追赶,缩小差距;第四棒陈冠锋全力冲刺,与江苏选手几乎同时撞线,但广东队仍以38秒71的成绩名列第四,以0.03秒之差无缘奖牌。

  但这场比赛的重量,早已超越了名次本身。

  比赛结束,现场响起粤语金曲《讲不出再见》,数万名观众用持久而热烈的欢呼声向这位“亚洲飞人”、中国短跑名将致敬。苏炳添缓缓弯腰脱下赛跑鞋,赤足踏上跑道,粗糙的塑胶颗粒贴着脚掌,像穿越21年时光,接住了那个在中山市体校上赤脚奔跑的少年。

  苏炳添拿起话筒:“为了参加家门口的全运会,我坚持了4年。”他的声音带着赛场奔波后的沙哑,却裹着滚烫的坚定。“不想没有声息地跟大家说再见,能坚持到今天,在家乡跟大家说一句再见,我感到非常荣幸。”

  苏炳添感谢体育让他从一个懵懂少年走上国际赛场,也感谢教练袁国强等人在不同阶段和领域给予的帮助。随后,他在跑鞋上签下“苏炳添”三个字,为职业生涯画上句点。

  全运会是苏炳添运动生涯的起点,这次也是苏炳添第五次征战全运会。2009年全运会,苏炳添帮助广东队拿下男子4×100米接力冠军,2017年天津全运会又斩获接力金牌。苏炳添渴望用第三枚全运会接力金牌,完成“始于全运,终于全运”的圆满闭环。这份对家乡的特殊情怀,让这场谢幕战更具温情。

  苏炳添的职业生涯,亲历了中国短跑崛起的辉煌十年。2015年尤金钻石联赛,苏炳添跑出9秒99,成为第一位跑进10秒的黄种人。同年夏天在北京世锦赛,苏炳添、谢震业、莫有雪、张培萌组成的4×100米接力,在鸟巢跑出37秒92的亚洲纪录,拿到银牌。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他又以9秒92的成绩打破亚运会纪录夺冠,将自己的最好成绩不断刷新。

  4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跑出9秒83的好成绩,打破了欧美选手在短跑项目上的垄断。在同年的十四运会上,他在男子百米决赛中跑出9秒95,打破谢震业保持的10秒04的全运会纪录,首次夺得全运会男子百米冠军。

  “这十年职业生涯中留下了很多的故事,我的青春已经留下了印记,一切都很值得,不留遗憾了。”苏炳添在采访区面对记者采访时说道。

  苏炳添还提到,他不会离开自己热爱的田径领域,将从田径运动员的角色转变为体育教育者的角色,为更多热爱田径的青少年创造梦想,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短跑青年继续在国际赛场上飞扬。

  2025年4月,苏炳添正式出任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成为国内首位奥运级别短跑运动员出身的综合性大学体育学院负责人。从自己“跑得更快”到“让更多人跑得更快”,苏炳添正将经验传递给下一代。

  本届全运会上,16岁的浙江小将陈妤颉打破亚洲青年纪录,“00后” 湖北选手李泽洋夺得男子百米金牌,中国短跑的下一程,正由年轻的身影继续奔跑。新生代的崛起让苏炳添满眼期待:“中国人未来能跑到9秒76、9秒77。” 本报记者 杨健 闫莹莹 谢琼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