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下载PDF
 A04版:产经 新闻列表
~~~——随着深中通道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深圳与中山的产业一体化也加速迈向新阶段
~~~——中嘉污水厂借助光伏发电,一年内可省40万元电费

 
2024年06 02
甲辰年四月廿六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4版 2024年06月02日 产经 扩展 收缩 默认

共享技术 共同创新 共赢未来
5月27日,“2024年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中山分会场”举办(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文波 摄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中山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软国际’)与深圳基地的物理距离显著缩短,更关键的是能够依托深圳基地强大研发能力,带动中山智能家电、智能物联网、软件等产业深度参与深圳产业链分工,实现深中产业一体化发展。”5月2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中软国际总经理张盼程表示。

  目前,深中通道已完成全线沥青路面施工,计划6月完成交工验收并具备通车条件。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平台的延伸扩展和产业空间的不断扩大,深圳与中山在“点线面”之间的融合正呈现加速态势,助推深中产业一体化迈向新阶段。

  见习记者 李颖奇

  ■定“点”发力,助中山企业完成转型升级

  作为国内软件信息服务行业头部企业,中软国际自2022年起就开始了从深圳迈向中山,与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东区街道签订了中软国际鸿联(珠西)数字经济创新基地项目合作协议,在中山打造数字经济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落户中山一年多来,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山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深中通道开通后,我们将充分利用深圳的技术优势,为中山制造业企业插上智能化转型的翅膀,使其更好地承接深圳的生产需求,深度融入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链重塑中!”张盼程表示。

  据介绍,目前中软国际在中山已经打造了中软鸿联(中山)数字赋能平台,成功帮助霞湖世家、TCL等企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帮助中山制造业企业发挥生产端的优势,加速深圳科研创新成果在中山的转化落地,进一步推动深中产业一体化的进程。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中产业联动早已开启。近年来,中山深入对接深圳“20+8”产业集群,与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融互补,推动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格创东智科技、云镝智慧科技等与中山企业组建产业生态,引进中软国际、深圳华工能源、浪尖设计集团等一批企业。此外,中山还大力引进深圳“数字+”“设计+”资源,加快赋能中山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对接华为、腾讯等多家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平台,20家深圳企业入选中山数字化智能化供给生态资源池。

  ■并“线”而行,为深中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除了企业深度参与,中山与深圳产业协作正持续拓展。5月27日,“2024年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中山分会场”在中山举办,不仅为中山无人机及智能制造等相关企业提供与深圳等外地同行交流的机会,助力中山无人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还吸引了珠江口东岸的资本、资源、项目和人才汇聚中山。活动上,中山市无人系统及智能机器人产业协会揭牌,并与深圳无人机行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将深圳即将迈向千亿规模的低空经济产业链直接延伸至中山,实现东西两岸产业协同发展,为深中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近两年来,中山、深圳在产业链协同方面不断加大力度,成立了中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技术联盟、港深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深中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等产业协同发展联盟,将产业协同的范围从单一企业拓展至整个产业链,由“深圳创新+中山转化”模式向共同研发、合作生产转型升级,为两地经济的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与此同时,2023年6月,深圳、中山两市举行联合招商大会,持续完善产业链配套,着力引进产业关联性高、带动能力强的重点产业链项目,共同做大产业增量。据今年“3·28”活动透露,深中两市还将在深中通道通车后,高规格举办2024年深中联合招商大会,协同推动两市产业强链、补链。

  ■全“面”升级,让产业“引进来”更“接得住”

  产业招引的核心不仅在于要“引进来”,还要“接得住”。如何更好地让产业项目落地?为此,中山规划了面积超66平方公里的深中经济合作区。目前,中山已与深圳初步明确经济合作区的空间选址、功能定位和产业方向,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政策性贷款、用地指标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在深中经济合作区以外,中山依托“工改”腾挪空间,跨镇街规划建设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依托《中山市十大主题产业园重大产业项目扶持措施》《中山市主题产业园布局和发展规划》等政策,拓展制造业发展空间和产业承载空间。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根据产业类型、企业需求,打造一批深圳链主企业专业配套园区,加快推动健康医药、新能源与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新材料等主题产业园提质增效,加快承接深圳优质产业资源和科技资源,深度参与深圳产业链分工,引领带动中山新一轮产业创新发展。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