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塘侨房建筑风格之丰富在中山乃至周边地市都是少见的。”参与上塘侨房活化保育的归侨陈翼良推荐说,找个闲适的周末在上塘走一趟,你一定能感受到先辈独特的审美和智慧。
这不,穿过上塘牌坊,上塘村内的街巷肌理保留完整,行走间,但见巷陌交通、古厝林立,开门即绿、推窗见果。华洋一体的老建筑屋群,是近代中山人“开眼看世界”的绝佳写照。
其中不得不提师姑岭大街19号的兰桂堂。推开半掩的大门,一座欧陆式住宅便映入眼帘。主建筑分三层,通体浅色,方平顶层,设有天井,正面饰以罗马通天柱,二三层皆有大阳台,两侧有大窗,在周围的岭南民居建筑群中显得格外宏伟稳重,院子里种满了绿植。这是1918年归侨李润芝回乡建起的,为了纪念他的母亲和贤妻,取名兰桂堂。这里还曾经作为中山县华侨中学的旧址。
陈翼良是规划设计师,近年来,他已经修缮了包括祖屋在内的6所侨房。每一处独特的建筑智慧,经过改造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主题。 文/记者 徐钧钻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