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四年级男生,我的父母工作比较忙,节假日没有时间天天在家陪我。寒假的时候,妈妈在家里装了一个监控,一是为了监视我的学习,生怕我干别的事,二是防止我一人在家发生意外。于是我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完全没有隐私。“五一”的时候,我没有按计划的时间学习,玩游戏的时间超过了,摄像头就突然传来妈妈的声音,怪吓人的。于是我偷偷把摄像头换了个位置,不料引发家庭争论,我又挨爸妈一顿骂。因为监控的事,我被骂了好几次了。我真想说,家里有必要装监控吗?
【老师回信】
亲爱的同学,你好,感谢你提出如此有意义的话题;也很欣赏你并不是一味反对或者用情绪说话,而是把这个话题抛出来探讨。家长安装监控时,一定有他们充足的理由,比如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的安全问题,可以随时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状态。而作为孩子,也有充足的理由反对,比如感受到被监视、不被信任等。究竟谁对谁错,监控应不应该安装?这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老师觉得你可以试着这样做:
1.尝试换位思考。父母担心的究竟是什么呢?你已经是一个四年级的大孩子了,一个人在家的安全问题是否仍需要父母担心,学习能否如父母期望的那般自律呢。站在家长的角度,他们可能想的是“有监控看着你,还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看着你可怎么办”。你可以做些什么来缓解父母的“不放心”呢?同样道理,父母用这种方式关心孩子的同时,也要试想这种方式在自己的身上是否合适,再考虑要不要这么对待孩子。孩子也有隐私,跟大人一样需要受到尊重。
2.权衡利弊。每一件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家里安装监控也是如此。你和父母可以一起谈一谈当前这件事带来的利弊程度分别是什么。如果双方都觉得弊大于利,监控可以撤掉。如果双方看法不同,比如仅有父母觉得利大于弊,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寻求折中方案?比如在几年级之后(某种意义上的“长大”)就撤掉;或者寒暑假一段时间有监控一段时间撤掉,由你亲身感知自我的管理能力如何。
3.监控不能仅仅是为了学习,生活也不能只有学习。随着年龄的增大,学习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绕不开的话题,也是亲子容易发生矛盾的地方。家里安装监控不能仅仅围绕“学没学习”。督促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借用监控设备只是其一。你可以综合评估下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然后告知父母你居家时的学习生活计划,同时告诉他们你也需要学习之外的、计划之外的变化;你还会有自己的隐私和小秘密(当然要保证这些是健康的)。你还可以借助监控与父母对话,让他们放心、安心。同时,老师也想告诉你的爸妈,不能仅仅由监控中看到听到的,就对孩子的表现下定论,机器远不如面对面心与心的沟通有效。
【征稿】亲爱的小读者,你在生活上、学习上有什么烦恼吗?欢迎你写信倾诉,让小编来为你排忧解惑吧。倾诉信箱:dkxc7788@163.com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