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背后,是订单的有力支持。据本土多家粽子生产企业反映,今年端午节期间,粽子的订单量较往年保持了平稳增长,出口业务方面迎来“爆单”。据中山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中山新增出口粽子企业2家,已有40吨粽子经中山海关检验检疫合格后顺利出口,货值近130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近100%。产品种类方面,仍以中山传统芦兜粽为主,部分企业根据不同人群的口味新研发的粽子也备受市场欢迎。价格方面,虽然今年部分原材料价格有所上升,但粽子总体售价变化不大。
文/记者 付陈陈
图/受访者提供(除注明外)
销量稳中有升 出口业务成新突破点
咸肉蛋黄芦兜粽、咸肉粽、枧水粽……中山市荣福隆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随着工人的巧手翻飞,一只只有棱有角的粽子快速成型,再经蒸煮、冷却、真空包装等工序,将成为广府民众以及港澳同胞的端午美食。
“这两天货已经出得差不多了,做完这最后一批,工人们就能歇口气了。”6月19日下午,望着进进出出的货车,荣福隆总经理何卫锋倍感欣慰。他介绍,4月底开始工厂就开始投入粽子生产了,进入生产高峰期后,工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9点,每个人一天最多能包近千条粽子。
目前,荣福隆的粽子主要销往中山和珠海两地,今年首次出口澳门。实际上,早在2017年,企业就做好了出口备案登记,但因为疫情来袭打乱了计划。何卫锋说,近两日澳门客户又追加了4000条芦兜粽的订单,首次出口情况较为理想。今年,他还计划打通香港市场,进一步打开新的市场销路。
“截至6月中旬,公司收到的粽子订单累计约10吨,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5%,预计接下来这几天还会是高峰期。”中山市明悦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世昆表示,目前整个工厂仍处于生产饱和状态,生产车间加班加点赶货,力争准时将粽子交付到客户手上。他预计,今年的行情会逐步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并稳步增长。
“今年的粽子出口行情有个特点,就是在以往的出口订单高峰期之前,已经有很多客户下订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高峰期,使高峰期较往年不太明显。”邓世昆说,这说明客户订购粽子的计划性提高了。
虽尚未统计今年的订单情况,荔苑隆都菜馆创始人王洪瑞也对总体销量较为看好:“现在市民都认准品牌,我们的粽子上过央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几年的销量一直都不错。”除了内销,荔苑的粽子也销往港澳地区,相比之下,香港地区的需求增长更快。
芦兜粽稳站“C位” 新式粽子风头渐起
与月饼一样,在基础原材料不变的前提下,五花八门的馅心一直是各大品牌的创新焦点。谈到部分“过度创新”的粽子,何卫锋认为,对于务实的广东人而言,传统经典的口味也许能走得更远。所以,目前企业主打的粽子还是芦兜粽等传统品种,但也会在优化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每年销售情况,对粽子的品种进行微调,比如今年新增了杂粮粽和桂圆双枣粽等“素粽子”,更好地满足当代人的养生需求。
中山采蝶轩食品有限公司今年也新推出了“素粽子”金汤菌菇素粽,以高汤泡制糯米,味道更鲜更浓。“根据广东年轻人越来越能吃辣的特点,我们今年还研发了一款川味粽子,里面有腊肠,属于重口味粽子,希望通过这种迎合年轻人口味的产品增强他们对粽子这种传统节日食品的认知。”采蝶轩销售总监郑振辉介绍,这些新品自5月底上市以来,颇受年轻人欢迎,实际的销量也远超预期。根据多年的销售经验,他留意到,中山与周边城市热销的粽子,馅心都大同小异,但中山人更喜欢吃芦兜粽,珠海、佛山等地则更偏爱竹叶包的小粽子。
“中山芦兜粽个大料足,深受港澳乡亲的喜爱。”邓世昆说,这些粽子每条配三个咸蛋黄三块猪肉,当天即可送上澳门市民的餐桌。今年,公司出口的芦兜粽还加入了鲍鱼等海鲜,档次更高。荔苑隆都菜馆今年的新品也同样加入了鲍鱼、瑶柱等海鲜,很受新老客户欢迎。
售价趋于平稳 线上销售渠道受认可
走进位于东区的采蝶轩门店内,精心陈列的粽子销售区十分显眼,为方便消费者选购,裸装与礼盒装的粽子分区摆放着,让人一目了然。
“今年国家开始执行最新的包装标准,要求食品不能过度包装,所以我们想了很多办法,让礼盒更加环保、简约,盒子的大小也相对往年小了一些。”郑振辉说,在产品售价方面,基本和去年相同,只有礼盒装的粽子价格进行了微调,主要是因为在同等大小的礼盒内新增了其他口味的粽子。
不少企业反映,虽然今年部分原材料的价格较往年有所上涨,如豆类上涨了5%-10%,蛋类上涨了约3%,竹叶价格上涨了约10%,但粽子售价并无太大变化。邓世昆说,公司仅有个别品种调价5%左右。荔苑隆都菜馆、荣福隆的情况也大体如此。
随着电子商务及物流配送的不断发展,电商已成为粽子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各大企业纷纷布局淘宝、天猫、京东、抖音等线上平台,并结合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营销,通过口味创新、IP联名、私人定制等方式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作为中山最早出名的网红粽子,荔苑的芦兜粽早在五六年前便开设了天猫旗舰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近两年,荔苑抓住“直播带货”的风口,也开始尝试在抖音平台直播,进一步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在刚刚过去的“6·18”电商年中大促活动中,采蝶轩连续在抖音平台做了几场试播,效果比预期中理想。郑振辉十分看好线上市场,未来也计划在各个平台布局,继续深耕,不断开拓客源。“我们也会同步发力线下门店,因为这一直是采蝶轩的强项。目前中山的门店将不断升级,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郑振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