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就像一个大大的宝库,里面藏着许多关于历史和文化的宝贝。而学校,是孩子们学习新知识、探索世界奥秘的乐园。“馆校共建”,就是把博物馆的宝贝和学校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让孩子们能在这片天地中,学习历史、了解过去,更好地面向未来。
“馆校共建”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2023年,石岐实验小学学生肖茜文被选为中山市博物馆和学校“馆校共建”项目红领巾小小讲解员社教活动的成员。这一年里,她一个月起码去三四次博物馆,不仅去参观展览,还学习怎么给大家讲解文物。
“当小小讲解员不仅能锻炼我的能力,还让我成为传播家乡文化的小使者,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我的家乡。”肖茜文开心地说。
有一次,肖茜文听说有班级参加了博物馆的“文博课堂进校园”活动,她十分羡慕。因为在这个活动中,同学们在校园里就能看到珍贵的文物,还有专业的老师用生动的方式讲解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让历史知识变得更加有趣。“我也好期待我们班级能参加呀!”肖茜文说。
石岐高家基小学和中山市博物馆一起举办的“我心中的博物馆”团扇绘画活动,让五年级的庞晴心记忆犹新。在活动中,她不仅学会了怎么画团扇,还了解了团扇背后的历史文化,收获满满!
“不管是在博物馆上课,还是博物馆的老师来学校教我们,我都超级喜欢!每次都能学到新的历史知识,真的太好玩了!”庞晴心笑着说。
家长和老师都竖起大拇指
肖茜文的爸爸是个历史文化迷。他常跟肖茜文说:“去旅游,博物馆一定是第一站!”在他看来,博物馆就像是一个城市的缩影,能快速地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看到肖茜文在“馆校共建”中快乐地成长,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能和他分享历史的趣事,他由衷地表示,“这种模式真的太棒了,让历史知识变得有趣,孩子更容易接受,还能锻炼能力。”
石岐高家基小学德育副主任马伟萍也对“馆校共建”连声称赞。她说,自从学校开展了“馆校共建”,小朋友们每次听到是博物馆的专业老师来上课,都会特别兴奋,学习也更加认真了。
中山多个历史文化场馆开展“馆校共建”
目前,中山多个文化场馆都开展了“馆校共建”。中山市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已与石岐高家基小学、石岐实验小学、东区水云轩小学、沙溪镇象角小学等7所学校开展“馆校共建”,不仅在博物馆里办活动,还把展览和文物知识送进校园,让孩子们在校园里就能感受历史的魅力。
通过“馆校共建”,中山市博物馆已开展相关社教活动127场,惠及8.1万多人次,吸引越来越多的小朋友爱上博物馆。该馆宣教部门工作人员张姝婷说,他们的“香山风物”社教活动还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列为2022年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未来,我们要做更多有趣的活动,让博物馆成为小朋友们的乐园!”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也通过“馆校共建”,和全市50多所学校一起开展了各种有趣活动,例如研学、校园巡展、校园讲座等。他们还和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一起为该校学生准备了特别的云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历史的浩瀚与古代人物的智慧。“今后,我们还会打造更多好玩的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故居纪念馆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宣教部主任王芬说。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