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实现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功能,激发中山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2023年5月至10月,中山市博物馆举办“风起伶仃洋 少年叙香山”首届中山市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大赛。赛后,中山市博物馆甄选了一批优秀选手,成为博物馆特展的导赏员,由他们将香山文化讲给更多人听。让我们走近部分“小小讲解员”,感受他们传承香山文化的热情。
石岐体育路学校 :吴珈晴
“博物馆成了我的第二课堂”
吴珈晴在参赛后,报名加入了“中山市文旅志愿者”行列,并参与《一展一物——文旅志愿者带你云游博物馆》第二期《香山立县》的录制,向观众介绍石岐“铁城”别名的由来,让称土定县址的历史重现人们眼前。她还参与了《耳朵里的博物馆》栏目的音频录制,以青少年视角带领听众走进香山传奇人物马应彪的世界。
“博物馆真正成为了我的第二课堂。”吴珈晴说,这一系列经历让她受益匪浅。
西区广丰小学 :王伟泽
寻找、分享博物馆中的“宝藏”
王伟泽从小对历史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博物馆对我来说,不仅是展示文物的地方,更是藏着很多故事和秘密的宝藏世界。”在博物馆内,他介绍起中山的家族文化、历史故事、有趣的家风和家规,如数家珍。
王伟泽说,最让他难忘的是与一位小朋友的交流。小朋友好奇地问他很多问题,王伟泽耐心地一一解答,并给小朋友介绍祠堂里挂的牌匾背后的荣誉和故事。小朋友听完后对他说:“哥哥,你懂得真多!我也要像你一样努力学习,了解中山更多的历史。”
石岐体育路学校 :梁泳诗
在讲解中感悟历史、明确责任
梁泳诗自小对历史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她告诉记者:“一开始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后来,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意识到自己作为讲解员的责任。”为了做好讲解工作,梁泳诗提前了解展区历史,精心准备讲解稿,反复练习讲解的语速和语气,还学习了接待游客的礼仪手势。
市博物馆众多展品中,明代香山籍著名学者黄佐与王守仁交流论道的铜像特别吸引她的目光。梁泳诗表示,黄佐是自己学习的榜样,“他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望,也成为我参加讲解员大赛的动力。”
石岐太平小学 :梁焯婷
讲解中感悟和传承多样文化
“‘八仙’手中的法器,你们知道是哪八样吗?”在市博物馆,梁焯婷对香山民居构件中花罩纹饰的介绍让游客兴致盎然。
梁焯婷对展厅中“香邑人家”部分的历史情有独钟。为了提供更好的讲解,梁焯婷查阅了大量关于香山历史的资料,仔细了解每一件展品的来龙去脉。
回想起初次踏入市博物馆,“渔户田庐水城国”展区给她的印象尤为深刻。捕鱼小船在晚霞中漂泊的场景,让她仿佛置身那个古老的渔村,对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西区广丰小学 :冷晨睿
当小小解说员为家乡代言
在市博物馆中,冷晨睿对“渔户田庐水城国”展厅情有独钟。为了把这段历史讲得更生动,他反复来博物馆“做功课”。“只有了解历史,才能讲明白中山的故事。”除了自己频繁参观,他还带着妈妈、弟弟和小伙伴来,俨然一位经验丰富的“小导游”。
通过讲解实践,冷晨睿不仅了解了中山名字的由来,还学习了中山的经济发展,了解了孙中山、容闳、郑观应等香山先贤的故事和事迹。回到学校后,他还将博物馆的所见所闻与同学们分享。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