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年仅15岁的唐国安被选为我国第二批留美幼童,远赴重洋,到美国深造。他在新不列颠中学打下坚实基础后,成功考进耶鲁大学法律系。然而,由于清政府留学政策的突然终止,他不得不中断学业,提前结束在美国的学习生涯。
回国后,唐国安的职业生涯丰富多彩。他曾在开平煤矿、京奉铁路等多个重要机构任职,并在上海担任英语教师及《南方报》的英文版采编工作。
1907年,唐国安进入清政府外务部,投身国际事务。同年,中美两国达成协议,美国决定将清朝支付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用于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唐国安积极参与了这一协议的执行,并负责选拔和派遣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工作。在他的推动下,清朝政府批准成立了游美学务部,并创办了“清华学堂”。唐国安不仅担任正监督,还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制定了宏伟规划,成功将清华园的校园面积从450亩扩展至1200亩。
为了确保学校的稳定发展,唐国安不辞辛劳,四处奔波,甚至在病中坚持写报告给外务部,要求将庚子赔款专款专用于清华学校。他的这些努力为清华学校的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1913年8月,因心脏病加重,唐国安辞去校长职务,并推荐了正在美国护送留学生的周诒春接任。8月22日,唐国安在北京逝世,享年55岁。
记者 林燕英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