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当普通话遇上方言 一场与语言的趣味对话 新闻列表
~~~——

 
2024年09 25
甲辰年八月廿三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44  服务市民 引导生活
  A02版 2024年09月25日 当普通话遇上方言 一场与语言的趣味对话 扩展 收缩 默认

中山多所学校在推普的同时传承本土文化
这些“家乡味”小课堂,太有意思了!
▲老师和着音乐节拍引导同学们唱隆都童谣。
▲老师给同学们讲述学校开展咸水歌课程的情况。
▲综合实践课上,老师以中秋节为主题开展石岐话教学,让同学们了解地道的方言表达。
  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搭配地道的“中山话”,正成为中山校园内最酷炫的“双语”风尚。

  为了推动普通话与方言的互补共存、和谐繁荣,中山在积极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加强了本土方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记者姐姐近日走访中山多所学校发现,方言特色小课堂正逐渐成为校园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这些课堂上,同学们通过吟唱方言童谣、歌谣,以及用方言进行日常交流和学习,不仅加深了对中山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有效提升了方言的运用能力,不少同学成为既能流利使用普通话,又熟练掌握地道“中山话”的“双语达人”。

  文/记者 余晓霖 赖彤瑶 见习生 陈诗煖 实习生 邓梓瑶

  图/记者 文波 黄艺杰 见习记者 盖刘宝

  沙溪镇中心小学:

  传唱隆都童谣感受本土文化

  “行行行,行渡渡,阿婆买豆腐。买唔到,踣踣到(跌倒),执个金龟母……”在沙溪镇中心小学的音乐课堂上,音乐老师余慧中和着音乐节拍引导全班同学唱隆都童谣。同学们清脆响亮、抑扬顿挫的声音久久地回荡在课室里。

  隆都话是中山沙溪、大涌两镇的方言,是宋朝时期闽南人从泉州带到中山的语言。历史悠久、代代传承的隆都话,留下了许多带着地域特色的有趣童谣。作为沙溪本地人,余慧中深感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班上有不少外地学生,本地孩子说隆都话的也越来越少。”余老师表示,“在课堂上传唱隆都童谣,不仅能让外地学生更快地融入我们,还能鼓励孩子们积极传承隆都话。”

  六(1)班的林子煊同学会说沙溪话、普通话和粤语。她自豪地说:“我特别喜欢学隆都童谣,老师一句一句地教,我很快就学会了。开学到现在,我已会唱《木鱼鱼》《摇嬉嬉》等好几首童谣了!”五(3)班的梁心怡同学对隆都童谣也很感兴趣。“小时候爷爷奶奶就教我唱过,现在老师在课堂上用家乡话教我们,感觉非常亲切。”

  小榄镇胜龙小学:

  唱响“咸水歌”展示方言魅力

  “马骝仔呀,水乡娃,如同鱼仔回到家,噗通一声跳落水,赛过水中小龙虾……”在小榄镇胜龙小学的音乐室内,同学们正兴高采烈地排练着咸水歌。悠扬清亮的歌声,让人感受到了童年的纯粹美好。

  咸水歌以粤语方言传唱,主要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2006年,中山咸水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广东省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中山市咸水歌传承基地与中山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近年来,胜龙小学不仅邀请咸水歌传承人为师生们传授咸水歌技巧,还鼓励大家尝试创作,将古诗融入咸水韵,让咸水歌成为乡土教材的一部分。学校每年的民歌活动月及咸水歌演唱周等,成为了同学们展示本土方言魅力的舞台。

  “学习咸水歌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传唱自己家乡的音乐,让我倍感自豪!”六(1)班的黄子琳同学开心地说,学习咸水歌不仅让她更加了解中山的传统文化,也让她成为了小小非遗传承人。

  石岐太平小学:

  设立石岐话交流日

  为弘扬石岐本土文化,传承石岐话,石岐太平小学坚持开展一系列传承保护方言的活动。本学期以来,学校将周一定为石岐话交流日,全校师生在课后全天都用石岐话沟通。每周一国旗下讲话结束后,学校还会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石岐话现场教学。

  早在2015年11月,石岐太平小学就将每周五定为校园家乡话日,同学们在校内的全天交流都要用石岐话。学校德育副主任马伟萍说,近两年来他们还制定了“石岐话”传承计划,先在学校实验班开展,待取得良好效果后再推广至全校。另外,学校还在综合实践课中融入石岐话教学内容,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我虽然是石岐人,但是很多关于石岐文化以及词语的表达,都是我在学校才学习到的。”五(3)班刘熙柔同学说,通过参与学校开展的石岐话传承活动,她对石岐加深了了解,也更加爱讲石岐话。五(3)班梁凯铭同学笑言,自己是三乡人,来到石岐太平小学学习石岐话后才发现,原来不同镇街之间的方言差异这么大。“在说石岐话的时候,很多词句的音调都是往下走,跟我们三乡话很不一样,感觉特别有趣。”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