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区街道曹边村的百亩之家农教生态园,种植着各种水稻品种,包括巨型稻、野生稻、再生稻等,面积达200多亩。这里不仅是一个展示水稻生存、演化、发展史的立体平台,还是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体验农耕文化魅力的场所。
百亩之家负责人陈洁介绍了用蚌壳收割水稻和鞭春牛的习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主要依赖人力进行传统农耕,使用鼓风机、打稻机等工具。而珠三角地区的民众则因地制宜,利用锋利的河蚌壳收割水稻。此外,每年耕作开始时,农民们还会举行鞭春牛仪式,寓意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文/记者 余晓霖 见习生 陈诗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