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杨健 通讯员 王华丽 图/叮咚荒野学堂提供
中山已记录鸟类290多种
中山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被五桂山山脉和珠江水系环绕,植被丰富,气候温暖湿润,且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路线上。每年10月到次年5月,大量的水鸟和林鸟都会经过这里。
中山有许多观鸟胜地,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前来观赏各种鸟类,并开展野外探究活动。在中山,已记录到290多种鸟类,其中包括23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如黑脸琵鹭[lù]、灰鹤、白额雁等。各种各样的鸟类生活在中山的山林、公园、田野、水域等地,它们或鸣唱于枝头、或飞跃于草间、或舞动于水上、或翱翔于天空。
同学们,当你们置身于这美妙的自然环境中,是否只满足于认识那些寻常的麻雀呢?跟着记者姐姐的脚步,去探寻并认识更多种类的鸟儿吧!
中山这些“小鸟天堂”等你来探索
中山市自然资源局、中山市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和中山资深的观鸟爱好者陈荣贤、吴可量等人,为同学们推荐了一份中山观鸟地图。
① 南朗街道崖口村。崖口村是远近闻名的观鸟胜地,有2000亩的稻田、3万亩围垦和淡水鱼塘、大片滩涂和保存良好的红树林,为鸟类提供了多样性的栖息和觅食场所。成片的稻田中活跃着各种鹀[wú]、秧鸡、鹭类;红树林成为各种鹭类、鸻[héng]鹬[yù]类、雁鸭类的天堂。
② 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公园占地625.6公顷,是中山的“小鸟天堂”。园内设有湿地鸟类展馆,是观赏大白鹭、红嘴鸥、八声杜鹃的好去处。
③ 紫马岭公园。公园内可观赏各种鹎[bēi]类、鸫[dōng]类、莺类等。
④ 逸仙湖公园。公园内有莺类、鹎类、鸫类、珠颈斑鸠等鸟类。
⑤ 金钟湖公园。公园内的金钟水库东南面有大面积湿地沼泽,给水鸟提供了藏身、觅食和繁殖的空间,在此区域可观赏到鹭类、鸻鹬类以及各种水鸟。
⑥ 中山人才公园。公园总面积超过1000亩,陆地水域各占一半,白鹭、反嘴鹬鸟常栖息于水域低洼处。
野外观鸟,
如何准备与行动?
野外观鸟是一项有趣的活动,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你需要有一本专业的鸟类图鉴,如《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这可以让你更好地识别和记录你所观察到的鸟类。此外,你还需要随身携带相机、一个小本和一支铅笔,以便在观鸟时用照片、文字或图片方式及时记录你见到的鸟类情况,如大小、羽色、名字等。
其次,你需要有一架合适的望远镜。对于初学者来说,品牌较好的双筒望远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放大倍率在7—10倍即可。这可以帮助你更清晰地观察鸟类的细节。
再者,野外观鸟时,需要注意穿着。最好不要穿颜色鲜艳的服装,要穿轻便合脚的鞋子,以便在野外行走和观察。
最后,观鸟时需要保持适当的观赏距离,避免高声喧哗或用扔石头等手段驱赶鸟类。这是为了保护鸟类不受干扰,也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到意外伤害。
观鸟让同学们亲近大自然,收获新知识
守护鸟儿的美好家园
10月3日,小榄镇胜龙小学四年级的陈枢航,和他二年级的妹妹陈枢婷,参加了叮咚荒野学堂组织的崖口观鸟活动。
这次活动给陈枢航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兴奋地分享道:“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观察鸟类,看到了许多在陆地上难以见到的水鸟身影,感觉很兴奋,很有乐趣,还学到了不少知识。”陈枢航认为,观鸟是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方式。短短两个小时里,他看到了小白鹭、大白鹭、老鹰、乌鸦等多种鸟类。他还遇到了尾巴像烟斗一样的黑卷尾,嘴尖弯曲上翘、觅食时姿态格外引人入胜的反嘴鹬,以及眼眶泛着迷人金色的金眶[kuàng]鸻[héng]。他对这些鸟类感到非常好奇,并期待着下次有机会再次参加这样的活动。
中山市南侨英才学校四年级的郑心湉对生物和鸟类有着浓厚的兴趣。她注意到,爷爷奶奶居住的南区碧堤湾畔小区对面经常有白鹭飞来。10月份,她参加了一次崖口观鸟活动,在老师带领下了解和观察鸟类的生活习性、衣食住行,一起记录下了黑脸琵鹭、矶鹬、泽鹬、黑腹滨鹬等多种候鸟。目睹鸟类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郑心湉深受触动,她由衷地感叹道:“我们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守护好大自然,才能为鸟类提供更加美好的家园。”
中山这些珍稀鸟类,你认识哪些?
中山有哪些超酷的珍稀鸟类呢?中山资深观鸟达人陈荣贤给大家揭秘!快来听听他的精彩分享,一起认识中山的珍稀鸟类吧!
1
水鸽子—红嘴鸥
红嘴鸥在迁徙季节会抵达中山崖口,它们在水面上空翱翔或荡漾于水面的姿态,宛如水中的白鸽。红嘴鸥主要以鱼虾、昆虫为食,是中山水域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2
崖口最常见的冬候鸟—林鹬[yù]
每当冬季来临,林鹬便会如约而至,成为崖口最常见的冬候鸟。它们从亚欧大陆北部远道而来,在水域和田野间寻觅水生昆虫、蜘蛛等美味。林鹬的觅食姿态千变万化,时而疾走,时而静立,为冬日的崖口增添了不少生趣。
3
长脖老等—苍鹭
苍鹭,这个几乎遍布中国水域的优雅身影,总是以静制动,在觅食区耐心等待鱼类的出现。因此,它也得了个“长脖老等”的雅号。
4
绿色长腿—青脚鹬
青脚鹬是跨越亚欧大陆的旅行者,在中山的海岸滩涂和红树林中,我们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它们边走边用敏锐的触觉捕捉食物,长腿绿足在泥泞中显得格外醒目。
5
潮带精灵—矶鹬
矶鹬是潮带的常客,它们生性活泼,叫声清脆。在滩涂和水塘边,“叽叽叽叽”地叫唤着,点头行走、摆尾休息的模样,总能吸引观鸟者的目光。
6
扫雷尖兵—反嘴鹬
反嘴鹬以其特有的上翘嘴型而闻名,每年春季4—5月份迁往北方繁殖,秋季9—10月就会南迁到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越冬。它们在浅水区低头觅食时,上翘的嘴如同扫雷般来回摆动。近年来,南朗街道记录到了反嘴鹬繁殖及育雏的珍贵画面。
7
踢踏舞者—金眶[kuàng] [héng]
金眶鸻是常见的小型水鸟,在我国,主要在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繁殖。金眶鸻以其金色的眼眶而独具魅力,它们常在滩涂和鱼塘中表演“踢踏舞”,用爪子拍打泥面,捕捉受惊的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和昆虫。
8
惊艳脸谱—绿翅鸭
绿翅鸭的雄鸟头部装饰着如脸谱般的绿色光泽斑块,令人惊艳。冬季时,它们常集群出现在咸淡水交汇处,以植物种子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
9
琵琶嘴鸭—琵嘴鸭
琵嘴鸭拥有如琵琶般巨大的勺形喙,它们在水中过滤小生物来觅食的景象,宛如一场自然的音乐会。
10
拖枪鸭—针尾鸭
针尾鸭以其尖尖的尾羽而著称,它们在浅水湿地和农田中觅食时,常将头潜入水中,尾羽则高高翘起,如同拖着长枪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