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如丝,缠着风,把石板路洗得发亮。我抱着一束白菊往山上走,布鞋跳过水坑时,倏忽,想起太公总念叨的“小雨不湿衣裳,碎步不脏鞋帮”。去年这个时候,他还在帮我系雨衣带子呢。
太公的墓碑前落了几片竹叶。我蹲下来,用手轻轻擦照片上的水珠,照片里他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跟去年春天教我编竹篮时一个样。那会儿他粗糙的手翻着青篾条,说:“囡囡,你瞧,这篾片啊,得浸过春雨才够柔软。”如今竹篮仍挂在我的书桌前,里面装着去年捡的松果。忽然,一只黄蓝相间的蝴蝶飞到竹篮上,翅膀一扇一扇的,好似太公拥抱着我。
供台上青团还冒着热气,艾草香勾着回忆跑出来。上个月我在厨房看太婆揉面团,她忽然抹着眼睛说:“老头子在的时候,总要把第一锅青团捏成小兔子给你。”我咬了一口青团,尝到了眼角滑落下来的咸味,连忙仰头看天上飞过的燕子,太公说过,清明的燕子都是故人回来看花的。
雨停了,阳光从松针缝里漏下来,在墓碑上画出跳跃的光斑。我学着太公的样子,把菊花摆成北斗星的形状。转身要走时,身后竹叶沙沙响,恍惚又听见那声“囡囡”,仿佛看到太公像从前一样笑眯眯地递给我一块糖,叫我快点吃。我跑回碑前,放上几块糖,红着眼睛走了。
下山的路上,太婆的话混着山风传来:“囡囡,太公说过,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她往我怀里塞了好些太公的旧照片给我,她知道我想太公了。清明的雨是老天爷在给大地换新衣裳,等衣裳晾干了,杜鹃花就该开了。原来,思念也会悄悄长大,藏在竹篮的松果里,躲在青团的热气中,跟着满山的杜鹃,一年又一年,开得漫山遍野都是。
指导老师: 周思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