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统筹/陈彦 江泽丰 查九星 文/记者 赖彤瑶
多彩课程让孩子们收获满满
在东区街道总工会开设的“爱心托管班”里,孩子们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参与书法绘画、趣味魔方等特色课程。他们说:“这里像是我们暑假的另一个‘家’,既能玩又能学。”
而在南朗街道海湾社区的暑期夏令营中,孩子们则在每周一个新主题的课程安排中,聆听退伍军人讲述革命故事,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醒狮技艺,还学习了防溺水、消防安全等知识,每个人都收获满满。
托管课堂不再只辅导作业,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非遗体验、科学实验、创意绘画、AI课程……丰富课程让孩子们在兴趣中发掘潜能。在港口镇胜隆社区的“校巴学堂”夏令营里,孩子们学习人工智能课程,感受科技的魅力;在中山日报社爱心托管班的自然科学课中,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游戏探索人体骨骼的奥秘。
暑托班“托”起快乐与安心
这个夏天,中山多个社区、工会、校园组织的暑托班和夏令营,变成了孩子们温暖的成长基地。在这里,有教师志愿者放弃假期默默坚守;有退休老党员加入队伍,为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有高校学子回家乡支教,带来新鲜活力。
学校、社区、工会等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开放场地,统筹资源,共同编织了一张紧密的“共育之网”,不仅让暑托班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平台,更成为了他们温暖的成长基地。它们像一个个小小星球,承载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它们也像一座座灯塔,照亮孩子们成长的道路;它们更像一个个安心的港湾,让童年的船只满载欢笑,驶向更广阔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