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人问中山哪里能一脚踩进老故事里?我准会拽着他往中山影视城跑——那儿的青石板路一踩就“哒哒”响,像是老时光踮着脚跟人打招呼呢!
刚到门口就挪不开脚:青石板被磨得光溜溜的,石缝里嵌着草屑,风一吹,草屑跟着石板缝里的土灰轻轻打旋。两旁的灰砖房矮矮的,黑瓦片叠得像奶奶晒在竹竿上的旧布衫,一片挨着一片挤着晒太阳;木窗棂上雕着小小的花瓣纹,有的花瓣尖还沾着点雨痕;窗台上摆着旧瓷瓶,瓶里插着几支干芦苇,风一吹,芦苇秆擦着瓷瓶“沙沙”响。这个屋子瞧着就像从奶奶的老相册里走出来的,连光都带着暖烘烘的旧调子。
顺着石板路往里走,稀罕事串着串。路边停着辆老式黄包车,木头轮子包着铁圈,车座铺着的粗帆布上有块洗得发白的补丁,车把上缠着一圈褪色的蓝布条——仿佛刚送完戴礼帽的先生,车夫正歇着抽烟呢。不远处,几位穿旗袍的阿姨正靠着屋檐拍照,旗袍上的小碎花在太阳下亮亮的,裙摆被风一吹飘起来,扫过墙根的青苔,我盯着看了半天,脚底下的石板都忘了踩。
走到巷子拐角,混着焦糖的香突然钻进鼻子。原来是个戴蓝布帽的老爷爷在卖棉花糖,他捏着竹签在糖机上转呀转,白糖在机器里“嗡嗡”响,转眼就变成了蓬松的白团团,像朵刚从云里揪下来的软棉花。我赶紧拉着妈妈买了一个,咬一口,甜劲儿从舌尖窜到心里,糖渣子粘在嘴角,引得旁边的小弟弟直盯着我笑,小手还攥着他妈妈的衣角晃,准是也馋了。
快走出影视城时,夕阳正照在巷口的老邮筒上。深绿色的邮筒带着小小的锈斑,投信口像个抿着的小嘴巴,筒身还贴着旧邮票图案。我摸着邮筒忽然明白,这里的老时光藏在黄包车把手上的蓝布条中,藏在木窗棂上的花瓣纹里,更藏在棉花糖的甜、青石板的“哒哒”响里。走的时候我总忍不住回头,连风都像在说“再来呀”——这藏着老时光的影视城,早把我的心勾住啦,勾得牢牢的。
指导老师: 吴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