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袁婵 赖彤瑶 图/受访者供图
曾昕玥:用稚嫩声音传递红色信仰
每当系上鲜艳的红领巾,在观众面前进行讲解时,中山市迪茵公学四年级的曾昕玥心中总会充满自豪。自二年级加入“红领巾讲解员”队伍以来,她的足迹已经遍布学校广播站、青少年宫,以及各类讲解活动现场。两年来,她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讲述红色故事,让信仰之光在新时代少年心中延续。
“我最初想当讲解员,是因为被红色故事打动。”曾昕玥回忆,一次,她随妈妈参加缅怀杨殷烈士的活动,在讲解员姐姐的讲述中,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意义。“我当时就想,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也要成为讲解员,让更多人听见英雄的故事。”
成为讲解员后,她明白了这份荣誉背后更是一种责任。为了让讲解更加生动,她反复诵读讲稿,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和语气,还查阅资料,了解英雄人物的更多事迹。“讲解稿太长时,我会分成几段背,还请妈妈当听众。每多讲一次,我就更有信心。”
今年三月,即使感冒发烧,她仍坚持完成孙中山故居“从医人到医国——孙中山与粤港澳文物展”的云导览录制。“我知道我代表的不只是自己,而是少先队员的形象。”讲解的经历,也让她学会了在生活中践行红色精神。平时,她会主动帮助同学、保持环境整洁,还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活动。“讲解不仅是讲给别人听的故事,也提醒我要成为更好的人。”
今年暑假,曾昕玥还走进尼日利亚驻华大使馆,用英语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文化。“当看到他们认真听我讲中国故事时,我觉得特别自豪。”她笑着说:“我希望有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也希望更多同学加入讲解员的队伍,让红色故事传得更远。”
林熙瑜:主动担当为集体出一份力
10月10日下午3时30分,东区朗晴小学的大课间铃声一响,五年级的林熙瑜就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准时站到了一年级的走廊外。她眼神专注地盯着学弟学妹们做课间操,要是发现有人动作打了折扣,或是偷偷走神开小差,就从口袋里掏出小本子,认真记录下来。这是林熙瑜当校园文明监督员的日常,也藏着她作为少先队员的担当。
过去五年,从佩戴红领巾的第一天起,她就坚持主动站出来为班级、为校园添一份力。在班级里,她身兼体育委员、英语课代表和纪律委员数职,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还摸索出了自己的管理小窍门。“整理队伍时,我会把比较调皮的同学安排在眼前,方便提醒;跟全班讲话要声音洪亮,保证每个人都能听见;单独提醒同学时,不用大声喊,语气严肃点就行。要是看到谁脸色不好,我还会主动询问是不是身体不舒服,需不需要去校医室。”
林熙瑜还担任过学校的膳食委员,为同学们的安全与健康把关。发现饭菜分量不均、卫生有小问题,或是菜式太单一,她会第一时间向老师和食堂师傅反馈。在她的推动下,食堂不仅做了改进,还新增了腰果玉米饭、红烧肉等大家喜欢吃的新菜。以前食堂是外包管理时,她还带着同学去菜市场调查蔬菜价格,通过对比帮学校选出了性价比更高的食材供应商。
这个学期,她的“身份”更丰富了:除了大课间的文明监督员,还当上了升国旗的主持人。“站在国旗下对着全校同学讲话时,风一吹,红领巾飘起来,感觉特别光荣!”林熙瑜笑着说。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