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桂山街道南桥村石莹桥小组山脚的河边,有一块承载着沉重历史的“劏人石”。
1945年5月8日深夜,日、伪军出动4000多人对五桂山展开“扫荡”。16名游击战士被困于石莹桥山上的炭窑内,不幸全部被俘。随后,敌人将这16名战士拖到石莹桥溪边的大石旁,将他们残忍杀害。自此,这块大石头便被后人称为“劏人石”。
凝望着那块记载着惨痛历史的牌子,我的内心犹如脚下那条不停流淌、发出“哗啦哗啦”声响的溪流,久久不能平静。我抬起头,认真端详眼前这块被称作“劏人石”的大石头。只见它是一块天然形成的巨石,体积足有两个大锅盖般大,岁月在它的表面留下了斑驳的痕迹,秋日的阳光洒下,石头反射出褐红色的光芒,仿佛当年被日军残忍杀害的游击队员们流淌的鲜血。
恍惚之间,我仿佛回到了那个黑暗的时刻。只见敌人拿枪把游击队员赶到石头前,厉声恐吓他们说出有用的情报信息。见到游击队员不肯开口,敌人又企图利诱,但是游击队员依然没有回应,虽然他们又饥饿又虚弱,但依然互相扶持站在一起,挺起坚强的胸膛,好像一排笔直的大树,坚定的眼神里喷出熊熊怒火。敌人见状,恼羞成怒,竟丧心病狂地开枪射杀了他们,随后还对尸体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摧残……想到这里,我忍不住握紧了拳头,敌人是多么凶狠残暴呀,简直比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们还残忍!而我们的游击队员多么坚强勇敢啊,他们面对死亡毫无惧色,为了战胜敌人,不惜牺牲自己!正是凭借着全国上下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我们才最终战胜了敌人!
风,轻轻地吹过,石莹桥下水波流动,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一切显得多么平静,多么美好啊!这一切,不正是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吗?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小桥旁边摘了一束小野花,放在“劏人石”旁边的纪念碑上,向那些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烈士们,献上最崇高的敬意。
指导老师: 魏塔娜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