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赖彤瑶 袁婵 实习生 石梓阳 邢晓凡
小榄广源学校:逾千孩子画出“未来图书馆”
在小榄广源学校的美术室内,一幅幅充满童真想象的画作引人驻足。画中,有绿意盎然的大树图书馆,有坐落于小桥流水旁的书架,还有点缀着杜鹃花元素的书柜……这些作品,皆出自于该校“共建我们的图书馆”项目,每一幅都藏着孩子们对阅读空间的憧憬。
学校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卢宝华介绍,今年9月底,学校正式启动了“共建我们的图书馆”课程。项目启动后,同学们分组走进现有图书馆实地测绘,通过查阅优质图书馆案例,对比分析功能布局上的不足,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围绕“我心中的图书馆”主题,同学们的想象力彻底释放,全校共1300多名学生提交了设计稿。
五年级学生农俊的“自然系图书馆”方案以绿色为主色调,室内用叶片造型的书柜环绕着书形雕像;室外则依托校园里的老树与多孔假山,搭建出开放阅读区。“我希望图书馆能像公园一样有趣,这样大家就不会觉得读书枯燥了。”农俊笑着说:“这次是深入观察和思考后形成的设计思路,希望学校未来图书馆的设计有我的创意。”
“学生的设计图虽无法完全照搬,但设计理念会融入实际方案。”卢宝华表示,学生作品中,如杜鹃花元素的书架、带侧楼梯的阁楼空间、大树元素延伸的室外开放阅读区,以及星空地球仪特色装饰等元素,都将会提供给设计公司参考。室内还将安装落地玻璃窗正对校园小花园,让师生伴着池水树影阅读;室外的草坪则设置透明密封书架,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阅读。
接下来,学校将引导学生参与策划执行、资源整合、社会动员等实践环节,通过校园义演筹资、社区合作等方式为图书馆筹建助力。未来,这座由孩子们深度参与打造的图书馆,除了供学生日常阅读外,语文老师还可以在此开展情境阅读课,学生还能组建小组自主探索,小达人更能登台分享心得。这里将成为承载孩子们阅读梦想、镌刻成长记忆的校园公共文化空间。
坦洲明德学校:能和爸妈一起 “读” 时光
每逢放学,坦洲明德学校的“明见”图书馆,就成了家长和学生共同的休憩乐园。在这里,有的父母和孩子头挨着头共读一本书,沉浸在文字世界里;有的家长围坐在一起交流育儿心得,空气中满是松弛惬意的氛围。
馆内,入口半开放区的儿童阅读区,用木质格栅搭配弧形漂流书台,让孩子在趣味互动中亲近书籍;初中生阅览区的环形灯光温柔地照亮开放式阅览桌,可满足学生小组协作、交流讨论的学习需求;家长教师休闲区的柔软沙发搭配圆形小桌,营造出松弛感,方便家长在此短暂休憩。
“学校位于坦洲第三工业区,学生中随迁子女占比高达92.3%。”校长张聪聪说:“这些孩子的父母能抽出时间陪孩子读一本故事书的机会比较少,图书馆刚好能为这些家庭补上‘共读的缺口’。另外,随迁家庭常常会有‘城市过客’的疏离感,而这座图书馆就像一根温柔的线,能把大家串联起来,让他们在书香中找到久违的归属感。”
图书馆投入使用后,阅读成为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主动选择。“我现在读初三,每周会来图书馆3至4次。”初三年级学生周奕哲说,自己最喜欢在图书馆读文学书籍,偶尔也会在这里写数学作业。“图书馆不仅环境好,书的内容也很对胃口。环形灯的氛围感特别足,沙发也软乎乎的,每次路过都想多待一会儿。”
图书馆丰富的特色活动也成了家长的“精神补给站”。二年级学生张子恒的爸爸参加了图书馆线下教育讲座、“非暴力沟通”工作坊及亲子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在这里,他听到其他家长分享如何处理孩子写作业磨蹭、爱玩手机等育儿烦恼,焦虑感逐渐得到缓解。一场关于孩子专注力的讲座更让他豁然开朗,“内容特别实用,让我明白不能一味催促,得靠科学方法和环境引导孩子。”
中山市香山小学: 在书海里“逛”香山文化
通透开阔的空间格局,极具现代感的木质结构,半环形布局与阶梯式座凳……香山小学图书馆的“高颜值”设计,让人一踏入便心生沉浸书海的向往。作为首批引入香山书房的校园之一,这里以“室内外融通”为设计理念,精心勾勒出“一园一廊一室”的雅致格局,让浓郁书香与地域文脉深度交融。
香山小学书房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规整形态,以灵动的错层设计拓展空间维度、丰富功能场景。从地板直通天花的整面书墙,在最大化扩容藏书量的同时,为孩子们预留出更多自由活动的阅读空间;错落有致的高低布局中,台阶、阁楼均铺设软垫或配置座椅,完美契合孩子们随性自在的阅读习惯,让随时随地阅读成为常态。
更巧思的是,学校将阅读空间向室外自然延伸。书房外的杨殷园前,四座精致的“小房子”与开放式亭子相映成趣,共同构成户外阅读区;诗书文化墙、阅读方法墙相映成辉,造型别致的图书角遍布校园角落,让阅读触手可及、乐趣无穷。
“除了满足基础阅读需求,我们更希望依托香山书房,构建起‘内外联动、常态长效’的阅读培育体系。”香山小学副校长王彩阁介绍道。对内,学校通过公众号定期推送“大大熊和小小熊的周末书房”“小花朵的梦”“星星和蒲公英”等特色栏目,为师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分享心得感悟的平台;对外,学校积极链接优质资源,邀请名家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协办“香山书房之学”系列活动,让书香浸润师生成长之路,让阅读成为校园最动人的底色。
西区中心小学:抬头望“星空”,低头看花开
走进西区中心小学的“向阳・拾光书屋”,就像推开了一扇通往星空的大门。天花板是蓝与白交织形成梦幻的天空,一颗颗悬浮的“星球”缀满柔光;墙面上,学生们亲手绘制的读书画作与手抄报错落陈列,将阅读的喜悦具象化呈现。目光所及,向日葵元素藏于壁纸图案、角落装饰之中,悄然传递着学校“向阳文化”的教育理念。
图书馆的布局设计同样充满巧思:静读区安静温馨,趣味桌椅与趴读角让孩子们自由沉浸在书的世界;互动区配有多媒体设备,是师生交流与阅读分享的好地方;主题区以半开放的设计呈现,常常举办阅读展示与小型分享会;而微读区则摆放着触手可及的图书架,方便孩子随手取阅。“第一次走进书房,我就被这里舒适温馨的环境吸引了。铺了软垫的角落是我平常最爱待的地方,因为我可以坐在地上随心所欲阅读。”五年级学生吕钰婷说。
“图书馆的空间之美,不仅在于它提供的阅读环境,更在于它带来了书香气息浓郁的校园生活。”西区中心小学副校长何宝华介绍,学校以书房阅读课程开发、书房阅读活动开展、书房联结互动三大活动为核心,形成了“向阳·拾光”书房特色阅读活动。
“我最喜欢书房开展的‘绘本漂流’活动,学校会将绘本搬到教室,每周从一个班漂到另外一个班,班上所有同学人手一册同样的绘本,大家会一起讨论书本的内容,特别有趣。”六年级学生段畅的分享,展现出活动的独特魅力。最受学生追捧的,当属“书房之约”联动活动。学校打破校园围墙,让书屋与中山市纪念图书馆、香山书房等优质阅读资源牵手,组织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