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孙中山故居由孙中山先生亲自设计并主持建造,融入了大量中西合璧的理念,其外部结构装饰具有西方古典建筑风格,内部结构与陈设则富于中国传统特色,门联“一椽得所 五桂安居”也是由孙中山先生亲自题写。到1913年,孙眉又在主楼后开辟后院,建筑厨房、浴室、厕所及储藏室,拆除前院的旧屋,基本形成今日孙中山故居的格局。
在这里,孙中山生活居住、行医治病、讨论时政,起草《上李鸿章书》,提出了“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的主张。这所房子寄托着孙中山“家”的记忆,亦承载着他“国”的抱负。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孙中山故居成为海内外纪念孙中山的符号和原点,始终吸引着中外人士前来瞻仰缅怀。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副馆长黎胜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次展览不仅收集了大量有关孙中山故居的历史资料、实物等,还利用3D技术再现了这栋房屋的建造过程,让观众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这座建筑的前世今生。此外,在展览筹备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整理了国内外不少名人到访孙中山故居时留下的照片、游记以及书画作品等,进一步充实、提升了孙中山故居的历史资料和时代价值。“接下来,我们也会结合展览,有针对性地举办以青少年台胞、台属为主要对象的社教活动,增强他们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黎胜昔说。
适逢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黎胜昔认为,孙中山故居131周年纪念特展与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十分契合,“百余年前,孙中山先生秉持中西兼容的理念建造这栋房子,又领导革命推翻帝制创造美好生活,其背后都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和践行。”
数十年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始终倾尽全力对孙中山故居及其周边历史风貌进行保护,一方面让后人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和民主革命,另一方面也为当代文旅事业提供更多元的视角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接下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还将对馆内基本陈列进行优化升级,切实提升这座历史文化宝库的时代价值。
即日起至5月31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还发起了以“孙中山故居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老照片征集活动,市民群众可踊跃投稿。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