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山“东承”桥头堡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翠亨新区借助深中通道“桥”见了新热度: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刷新发展的速度、热度和密度,仅在今年前4月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10亿元,同比增长15%。
本报记者 余晓霖 何腾江 冯明旻
■基建“多点开花”
在深中通道的桥面上,记者目之所及,是施工人员在“抢工期”“赶进度”的身影。采访当天,正是酷暑。“比起雨天,这个酷暑算是好天气,我们得抓紧时间赶工期。”工人头也不抬,继续干活。按照施工计划,预计到今年底,桥面上附属设施将全部完工。
处于“黄金内湾”核心位置,且作为深中通道在珠江西岸登陆的首站,翠亨新区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接好、接顺深中通道,马鞍岛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不断提速。马鞍岛的面积约占全市2%,其基建工程量却占了全市的约20%。
“今年‘五一’期间,我们项目部全体不放假,建设不停工,加班加点推进管廊的建设工作。”马鞍岛科学城片区路网项目建设施工方透露,科学城片区首条管廊的主体结构预计5月底完工,将比原计划提前两个多月。
今年以来,翠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开启了“提速模式”,还呈现出“多点开花”的特点,道路、桥梁、管廊等进入大建设时期,不断打通“主动脉”和“毛细血管”。
5月10日,深中通道翠亨东互通改造提升工程动工,通过该互通,翠亨新区东片区(马鞍岛)未来大道将接上深中通道。与此同时,翠亨新区正全力推进三大片区路网建设,包括五桂路南段,香山大道二标段,环岛路4号、5号桥,未来大道6号桥等一批重点项目。
随着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处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翠亨新区“黄金内湾”区位优势不断凸显。未来,从翠亨新区20分钟可抵达宝安机场。同时,新区内还有广澳高速、中开高速、广珠城轨、南中城际等湾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100公里范围内通达湾区5个国际机场、5个国际港口,翠亨新区正逐步站上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的“C位”,也让这片土地越来越热。
》》》下转04版
中山日报微博